在你看来,你遇到过的最令人惊讶、最怪异、最奇怪或最“WTF”的语言特性是什么?

请每个回答只回答一个特征。


当前回答

特点:Bash, Korn shell (ksh93)和Z shell都允许使用带或不带美元符号的变量下标数组:

array[index]=$value
array[$index]=$value

加上美元符号,会得到10000的期望值:

unset array
for i in {1..10000}
do
    ((array[$RANDOM%6+1]++))
done
unset total
for count in ${array[@]}
do
    ((total += count))
done
echo $total

陌陌性:如果你从RANDOM中移除美元符号,总数将随机变化,甚至大于10000。

类似地,这将产生3而不是2:

a=1; ((r[a++]++)); echo $a

你不能在这里用美元符号,因为这是赋值运算(a在lhs上)虽然你可以用间接的方法,但是双重求值还是会发生。

原因:对于美元符号,变量展开在算术求值之前执行,因此只执行一次。如果没有美元符号,它将执行两次,一次是计算查找的索引,另一次是计算赋值的索引(因此,实际上,循环中第一步的赋值可能看起来像array[4] = $array[6] + 1,这完全打乱了数组)。

其他回答

到目前为止,我遇到过的最奇怪的功能是BASIC方言中的“RETURN n”语句(不记得是哪一种了,这是大约28年前的事了)。“n”是可选的,默认为1。它可以是一个正数或负数,指示下一个执行的是与调用GOSUB相关的哪一行。

例如,下面将输出“30”:

10 GOSUB 200
20 PRINT "20"
30 PRINT "30"
100 END
200 RETURN +2

当我必须把一个用这种奇怪的BASIC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FORTRAN时,我遇到了这个问题。BASIC程序相当多地使用了这个特性,根据不同的条件返回不同的语句,我花了一段时间来理解逻辑流。一旦我理解了它,我就可以编写一个更简单的程序版本。不用说,更简单的FORTRAN版本比原来的BASIC程序bug更少。

在SQL server(至少MS)中:

这将总是求值为false:

IF @someint <> NULL

考虑到:

DECLARE @int INT

SET @int = 6

IF @int <> NULL
BEGIN
    Print '@int is not null'
END
ELSE
BEGIN
    Print '@int is evaluating to null'
END

输出将是:

@int is evaluating to null

必须这样写:

IF @someint IS NOT NULL
BEGIN
END

谁让英语专业的人加入了SQL队!:)

在awk中,数组从索引1开始,这是最不容易混淆的。

在J中,大多数原语(也就是函数)是一元的(一个参数)或二元的(两个参数,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但是修正原语需要3个(我认为这是唯一一个,除了foreign)。这是可以理解的,它需要3个,但它只是看起来…一开始是错的。

vector =: i. 10   NB. Vector will be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 vector NB. Will yield 10 1 2 3 4 5 6 7 8 9

ruby中的隐含变量\constants和可变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