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看来,你遇到过的最令人惊讶、最怪异、最奇怪或最“WTF”的语言特性是什么?

请每个回答只回答一个特征。


当前回答

在Java中,如果x的值为NaN,则x == x返回false, x != x返回true。

其他回答

Powerbasic (www.powerbasic.com)包含编译器指令:

# BLOAT {bloatsize}

这将使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的大小增加<bloatsize>字节。这是放在编译器中,以防创建可执行文件的人不喜欢生成的可执行文件的小尺寸。它使EXE看起来更大,以与臃肿的编程语言竞争:)

Perl的CORE::开放和标准库具有面向对象的元素,用一个过程性接口掩盖: Open (my $fh, '>', 'foobar'); Open是一个构造函数,对my()返回的引用进行操作,并接受参数'>'和'foobar'。此外,这是一个受祝福的typeglob对象(意味着它不能在对象内部保存状态)。

关于我的perlmonks post IO::File vs CORE::的更多信息,请在这里打开:http://www.perlmonks.org/?node_id=763565

这并不是一个奇怪的特性,但从类型安全的角度来看,它确实令人恼火:c#中的数组协方差。

class Foo { }
class Bar : Foo { }
class Baz : Foo { }

Foo[] foo = new Bar[1];
foo[0] = new Baz(); // Oh snap!

我相信这是从Java继承而来的(双关语)。

在Python中,函数参数的“编译时”(或声明时)计算可能令人困惑:

def append(v, l = []):
    l.append(v)
    return l


print append(1)
print append(2)

>>> [1]
>>> [1,2]

其意图可能是:

def append(v, l = None):
    if l is None:
        l = []
    l.append(v)
    return l

print append(1)
print append(2)

>>> [1]
>>> [2]

这种行为对于缓存之类的事情很有用,但它可能是危险的。

附加特性:具有可变内容的元组:

a = (1,2,[3])
a[2][:] = [4] # OK
a[2] = [2] # crashes

在awk中,数组从索引1开始,这是最不容易混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