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次面试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是:

设计函数f,使得:f(f(n))==-n其中n是32位有符号整数;你不能用复数算术。如果你不能为整个数字范围设计这样的函数,那么就尽可能为最大范围设计它。

有什么想法吗?


当前回答

怎么样:

f(n) = sign(n) - (-1)ⁿ * n

在Python中:

def f(n): 
    if n == 0: return 0
    if n >= 0:
        if n % 2 == 1: 
            return n + 1
        else: 
            return -1 * (n - 1)
    else:
        if n % 2 == 1:
            return n - 1
        else:
            return -1 * (n + 1)

Python自动将整数提升为任意长度的longs。在其他语言中,最大的正整数将溢出,因此它将适用于除该整数之外的所有整数。


为了使其适用于实数,您需要替换(-1)中的nⁿ 如果n>0,则为{上限(n);如果n<0},则为下限(n)。

在C#中(适用于任何双精度,溢出情况除外):

static double F(double n)
{
    if (n == 0) return 0;
    
    if (n < 0)
        return ((long)Math.Ceiling(n) % 2 == 0) ? (n + 1) : (-1 * (n - 1));
    else
        return ((long)Math.Floor(n) % 2 == 0) ? (n - 1) : (-1 * (n + 1));
}

其他回答

我试着打高尔夫,这是罗德里克·查普曼的回答。

无分支:74个字符

int f(int i){return(-((i&1)<<1)|1)*i-(-((i>>>31)<<1)|1)*(((i|-i)>>31)&1);}

带有分支,Java风格:58个字符

int f(int i){return i==0?0:(((i&1)==0?i:-i)+(i>0?-1:1));}

带分支,C样式:52个字符

int f(int i){return i?(((i&1)?-i:i)+(i>0?-1:1)):0;}

经过快速但有效的基准测试后,分支版本在我的机器上的速度提高了33%。(正数和负数的随机数据集,足够的重复,并防止编译器在预热时优化代码。)考虑到非分支版本中的操作数量以及可能的良好分支预测,这并不奇怪,因为函数被调用了两次:f(f(i))。当我将基准更改为度量:f(I)时,分支版本只快28%。我认为这证明了分支预测在第一种情况下确实有一些好处。更多证明:当使用f(f(f)(f(i)))进行测试时,分支版本的速度会快42%。

Wolfram语言的解决方案:

f[f[n_]] := -n

应用程序:

In[2]:= f[f[10]]                                                                                                                                                                                                                                                                              
Out[2]= -10
In[3]:= f[10]                                                                                                                                                                                                                                                                                 
Out[3]= f[10]

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说明f(n)的值,所以f[n]仍然没有赋值。

Scala中使用隐式转换的一个奇怪且唯一稍微聪明的解决方案:

sealed trait IntWrapper {
  val n: Int
}

case class First(n: Int) extends IntWrapper
case class Second(n: Int) extends IntWrapper
case class Last(n: Int) extends IntWrapper

implicit def int2wrapper(n: Int) = First(n)
implicit def wrapper2int(w: IntWrapper) = w.n

def f(n: IntWrapper) = n match {
  case First(x) => Second(x)
  case Second(x) => Last(-x)
}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该问题表示“32位有符号整数”,但没有指定它们是2个补码还是1个补码。

如果使用1补码,则所有2^32值都出现在长度为4的循环中-不需要零的特殊情况,也不需要条件。

在C中:

int32_t f(int32_t x)
{
  return (((x & 0xFFFFU) << 16) | ((x & 0xFFFF0000U) >> 16)) ^ 0xFFFFU;
}

这项工作由

交换高位和低位16位块反转其中一个块

两次传递后,我们得到原始值的位逆。在一中补语表示等同于否定。

示例:

Pass |        x
-----+-------------------
   0 | 00000001      (+1)
   1 | 0001FFFF (+131071)
   2 | FFFFFFFE      (-1)
   3 | FFFE0000 (-131071)
   4 | 00000001      (+1)

Pass |        x
-----+-------------------
   0 | 00000000      (+0)
   1 | 0000FFFF  (+65535)
   2 | FFFFFFFF      (-0)
   3 | FFFF0000  (-65535)
   4 | 00000000      (+0)

这个怎么样(C语言):

int f(int n)
{
    static int t = 1;
    return (t = t ? 0 : 1) ? -n : n;
}

刚刚试过,而且

f(f(1000)) 

回报-1000

f(f(-1000)) 

返回1000

这是正确的还是我没有抓住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