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taticmethod修饰的方法和用@classmethod修饰的方法有什么区别?
当前回答
首先,让我们从一个示例代码开始,我们将使用它来理解这两个概念:
class Employee:
NO_OF_EMPLOYEES = 0
def __init__(self, first_name, last_name, salary):
self.first_name = first_name
self.last_name = last_name
self.salary = salary
self.increment_employees()
def give_raise(self, amount):
self.salary += amount
@classmethod
def employee_from_full_name(cls, full_name, salary):
split_name = full_name.split(' ')
first_name = split_name[0]
last_name = split_name[1]
return cls(first_name, last_name, salary)
@classmethod
def increment_employees(cls):
cls.NO_OF_EMPLOYEES += 1
@staticmethod
def get_employee_legal_obligations_txt():
legal_obligations = """
1. An employee must complete 8 hours per working day
2. ...
"""
return legal_obligations
Class方法
类方法接受类本身作为隐式参数,以及(可选地)定义中指定的任何其他参数。重要的是要理解类方法不能访问对象实例(就像实例方法一样)。因此,类方法不能用于更改实例化对象的状态,而是能够更改该类的所有实例之间共享的类状态。当我们需要访问类本身时,类方法通常很有用——例如,当我们想要创建工厂方法时,即创建类实例的方法。换句话说,类方法可以作为替代构造函数。
在我们的示例代码中,可以通过提供三个参数来构造Employee的实例;first_name、last_name和薪水。
employee_1 = Employee('Andrew', 'Brown', 85000)
print(employee_1.first_name)
print(employee_1.salary)
'Andrew'
85000
现在,让我们假设有可能在单个字段中提供雇员的姓名,在该字段中,名字和姓氏用空格分隔。在本例中,我们可以使用名为employee_from_full_name的类方法,该方法总共接受三个参数。第一个是类本身,这是一个隐式参数,这意味着在调用方法时不会提供它-Python将自动为我们执行此操作:
employee_2 = Employee.employee_from_full_name('John Black', 95000)
print(employee_2.first_name)
print(employee_2.salary)
'John'
95000
请注意,也可以从对象实例调用employee_from_full_name,尽管在这种情况下,这没有什么意义:
employee_1 = Employee('Andrew', 'Brown', 85000)
employee_2 = employee_1.employee_from_full_name('John Black', 95000)
我们可能想要创建类方法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我们需要更改类的状态时。在我们的示例中,类变量NO_OF_EMPLOYEES跟踪当前为公司工作的员工数量。每次创建Employee的新实例时都会调用此方法,并相应地更新计数:
employee_1 = Employee('Andrew', 'Brown', 85000)
print(f'Number of employees: {Employee.NO_OF_EMPLOYEES}')
employee_2 = Employee.employee_from_full_name('John Black', 95000)
print(f'Number of employees: {Employee.NO_OF_EMPLOYEES}')
Number of employees: 1
Number of employees: 2
静态方法
另一方面,在静态方法中,实例(即self)和类本身(即cls)都不会作为隐式参数传递。这意味着此类方法不能访问类本身或其实例。现在有人可能会争辩说,静态方法在类的上下文中并不有用,因为它们也可以放在助手模块中,而不是作为类的成员添加它们。在面向对象的编程中,将类构造成逻辑块非常重要,因此,当我们需要在类下添加方法时,静态方法非常有用,因为它在逻辑上属于该类。在我们的示例中,名为get_eemployee_legal_entributions_txt的静态方法只返回一个字符串,该字符串包含公司每个员工的法律义务。此函数不与类本身或任何实例交互。它可能被放置在不同的帮助器模块中,但是,它只与这个类相关,因此我们必须将它放置在Employee类下。
可以直接从类本身访问静态方法
print(Employee.get_employee_legal_obligations_txt())
1. An employee must complete 8 hours per working day
2. ...
或从类的实例:
employee_1 = Employee('Andrew', 'Brown', 85000)
print(employee_1.get_employee_legal_obligations_txt())
1. An employee must complete 8 hours per working day
2. ...
工具书类
Python中静态方法和类方法的区别是什么?
其他回答
staticmethod无法访问继承层次结构中对象、类或父类的属性。它可以直接在类中调用(无需创建对象)。
classmethod无法访问对象的属性。但是,它可以访问继承层次结构中的类和父类的属性。它可以直接在类中调用(无需创建对象)。如果在对象处调用,则它与不访问self的普通方法相同<属性>并访问self__第__类<属性>。
假设我们有一个b=2的类,我们将创建一个对象,并将其重新设置为b=4。Staticmethod无法访问以前的任何内容。Classmethod只能通过cls.b访问.b==2。正常方法可以通过self访问:.b==4和.b==2__第__.b类。
我们可以遵循KISS风格(保持简单,愚蠢):不要使用静态方法和类方法,不要在没有实例化它们的情况下使用类,只访问对象的属性self.attribute。有些语言是这样实现OOP的,我认为这不是坏主意
也许一些示例代码会有所帮助:注意foo、class_foo和static_foo的调用签名的不同:
class A(object):
def foo(self, x):
print(f"executing foo({self}, {x})")
@classmethod
def class_foo(cls, x):
print(f"executing class_foo({cls}, {x})")
@staticmethod
def static_foo(x):
print(f"executing static_foo({x})")
a = A()
下面是对象实例调用方法的常用方法。对象实例a作为第一个参数隐式传递。
a.foo(1)
# executing foo(<__main__.A object at 0xb7dbef0c>, 1)
使用classmethods,对象实例的类作为第一个参数而不是self隐式传递。
a.class_foo(1)
# executing class_foo(<class '__main__.A'>, 1)
也可以使用类调用class_foo。事实上,如果你定义了类方法,这可能是因为您打算从类而不是从类实例调用它。A.foo(1)会引发TypeError,但A.class_foo(1)工作正常:
A.class_foo(1)
# executing class_foo(<class '__main__.A'>, 1)
人们发现类方法的一个用途是创建可继承的替代构造函数。
使用staticmethods,self(对象实例)和cls(类)都不会作为第一个参数隐式传递。它们的行为类似于普通函数,只是您可以从实例或类调用它们:
a.static_foo(1)
# executing static_foo(1)
A.static_foo('hi')
# executing static_foo(hi)
静态方法用于将与类有某种逻辑联系的函数分组到该类。
foo只是一个函数,但当你调用.foo时,你不只是得到函数,您将得到函数的“部分应用”版本,其中对象实例a作为函数的第一个参数。foo需要2个参数,而a.foo只需要1个参数。
a绑定到foo。这就是以下术语“约束”的含义:
print(a.foo)
# <bound method A.foo of <__main__.A object at 0xb7d52f0c>>
对于.class_foo,a不绑定到class_foo,而类a绑定到class-foo。
print(a.class_foo)
# <bound method type.class_foo of <class '__main__.A'>>
这里,对于staticmethod,即使它是一个方法,a.static_foo也只返回一个没有参数约束的好的ole函数。static_foo需要1个参数,并且.static_foo也需要1个参数。
print(a.static_foo)
# <function static_foo at 0xb7d479cc>
当然,当用类A调用static_foo时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print(A.static_foo)
# <function static_foo at 0xb7d479cc>
我认为一个更好的问题是“你什么时候会使用@classmethod vs@staticmethod?”
@classmethod允许您轻松访问与类定义关联的私有成员。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来实现单实例,或者控制所创建对象实例数量的工厂类。
@staticmethod提供了边际性能增益,但我还没有看到静态方法在类内的有效使用,而静态方法不能作为类外的独立函数实现。
静态方法是一种对所调用的类或实例一无所知的方法。它只获取传递的参数,而不是隐式的第一个参数。它在Python中基本上是无用的——您可以只使用模块函数而不是静态方法。
另一方面,类方法是一种方法,它将被调用的类或被调用的实例的类作为第一个参数传递。当您希望该方法成为类的工厂时,这很有用:因为它获得了作为第一个参数调用的实际类,所以即使涉及子类,您也可以始终实例化正确的类。例如,观察类方法dict.fromkeys()在子类上调用时如何返回子类的实例:
>>> class DictSubclass(dict):
... def __repr__(self):
... return "DictSubclass"
...
>>> dict.fromkeys("abc")
{'a': None, 'c': None, 'b': None}
>>> DictSubclass.fromkeys("abc")
DictSubclass
>>>
对iPython中其他相同方法的快速破解表明,@staticmethod产生了边际性能增益(以纳秒为单位),但在其他方面它似乎没有任何作用。此外,在编译过程中通过staticmethod()处理方法的额外工作(这在运行脚本时任何代码执行之前发生)可能会抵消任何性能提升。
为了代码的可读性,我会避免@staticmethod,除非您的方法将用于纳秒计数的工作量。
推荐文章
- 在每个列表元素上调用int()函数?
- 当使用代码存储库时,如何引用资源的相对路径
- 如何在Flask-SQLAlchemy中按id删除记录
- 在Python中插入列表的第一个位置
- Python Pandas只合并某些列
- 如何在一行中连接两个集而不使用“|”
- 从字符串中移除前缀
- 代码结束时发出警报
- 如何在Python中按字母顺序排序字符串中的字母
- 在matplotlib中将y轴标签添加到次要y轴
- 如何消除数独方块的凹凸缺陷?
- 为什么出现这个UnboundLocalError(闭包)?
- 使用Python请求的异步请求
- 如何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python中的生成器对象?
- 如何从Python包内读取(静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