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看来,你遇到过的最令人惊讶、最怪异、最奇怪或最“WTF”的语言特性是什么?
请每个回答只回答一个特征。
在你看来,你遇到过的最令人惊讶、最怪异、最奇怪或最“WTF”的语言特性是什么?
请每个回答只回答一个特征。
当前回答
在PHP中,“true”,“false”和“null”是常量,通常不能被重写。但是,随着PHP >=5.3中名称空间的引入,现在可以在除全局名称空间之外的任何名称空间中重新定义这些常量。这可能导致以下行为:
namespace {
define('test\true', 42);
define('test\false', 42);
define('test\null', 42);
}
namespace test {
var_dump(true === false && false === null); // is (bool) true
}
当然,如果希望真值为真,总是可以从全局名称空间导入真值
namespace test {
var_dump(\true === \false); // is (bool) false
}
其他回答
在JavaScript中:
1 / 0; // Infinity
1 / -0; // -Infinity
对我来说,它绝对是INTERCAL中的PLEASE修饰符。 如果PLEASE出现的次数不够多,则认为程序不够礼貌,错误消息如下所示;如果太频繁,这个程序可能会被认为过于礼貌而被拒绝。
我为客户端编写了一种编程语言(用于实验驱动定制硬件),其中包含一些定制类型(Curl, Circuit,…),每种类型只有2个值。它们可以隐式地转换为布尔值,但是(在客户机的请求下)可以在运行时更改此类类型常量的确切布尔值。
例如: Curl类型有2个可能的值:CW和CCW(顺时针和逆时针)。在运行时,你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赋值语句改变布尔值:
ccw := true
所以你可以改变所有这些类型值的布尔值。
在Python中,函数参数的“编译时”(或声明时)计算可能令人困惑:
def append(v, l = []):
l.append(v)
return l
print append(1)
print append(2)
>>> [1]
>>> [1,2]
其意图可能是:
def append(v, l = None):
if l is None:
l = []
l.append(v)
return l
print append(1)
print append(2)
>>> [1]
>>> [2]
这种行为对于缓存之类的事情很有用,但它可能是危险的。
附加特性:具有可变内容的元组:
a = (1,2,[3])
a[2][:] = [4] # OK
a[2] = [2] # crashes
INTERCAL中的一元运算符(AND, OR和X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