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线程更新标签的最简单方法是什么?

我在thread1上运行了一个Form,然后我开始另一个线程(thread2)。当thread2处理一些文件时,我想用thread2工作的当前状态更新表单上的标签。

我怎么能这样做?


当前回答

最简单的方法是调用如下:

 Application.Current.Dispatcher.Invoke(new Action(() =>
             {
                    try
                    {
                        ///
                    }
                    catch (Exception)
                    {
                      //
                    }


                    }
     ));

其他回答

我想添加一个警告,因为我注意到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案忽略了InvokeRequired检查。

我注意到,如果您的代码在创建控件的窗口句柄之前(例如,在显示表单之前)执行,Invoke会抛出异常。因此,我建议在调用Invoke或BeginInvoke之前始终检查InvokeRequired。

为了在WPF中实现这一点,我采用以下方式。

 new Thread(() => 
 {
     while (...)
     {
         SomeLabel.Dispatcher.BeginInvoke((Action)(() => SomeLabel.Text = ...));
     }
 }).Start();

您必须确保更新发生在正确的线程上;UI线程。

为了做到这一点,您必须调用事件处理程序,而不是直接调用它。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起活动:

(代码是在我的脑海中打出来的,所以我没有检查语法等是否正确,但它应该能让你继续。)

if( MyEvent != null )
{
   Delegate[] eventHandlers = MyEvent.GetInvocationList();

   foreach( Delegate d in eventHandlers )
   {
      // Check whether the target of the delegate implements 
      // ISynchronizeInvoke (Winforms controls do), and see
      // if a context-switch is required.
      ISynchronizeInvoke target = d.Target as ISynchronizeInvoke;

      if( target != null && target.InvokeRequired )
      {
         target.Invoke (d, ... );
      }
      else
      {
          d.DynamicInvoke ( ... );
      }
   }
}

请注意,上面的代码在WPF项目上不起作用,因为WPF控件不实现ISynchronizeInvoke接口。

为了确保上面的代码适用于Windows窗体和WPF以及所有其他平台,您可以查看AsyncOperation、AsyncOperationManager和SynchronizationContext类。

为了以这种方式轻松地引发事件,我创建了一个扩展方法,它允许我通过调用以下命令来简化引发事件:

MyEvent.Raise(this, EventArgs.Empty);

当然,您也可以使用BackGroundWorker类,它将为您抽象这个问题。

WPF应用程序中最简单的方法是:

this.Dispatcher.Invoke((Action)(() =>
{
    // This refers to a form in a WPF application 
    val1 = textBox.Text; // Access the UI 
}));

在我的案例(WPF)中,解决方案简单如下:

private void updateUI()
{
    if (!Dispatcher.CheckAccess())
    {
        Dispatcher.BeginInvoke(updateUI);
        return;
    }

    // Update any number of controls 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