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档,它们几乎是可以互换的。是否有使用其中一种而不是另一种的风格原因?


当前回答

我以前更喜欢',特别是'文档字符串',因为我发现''' '这会产生一些绒毛''' '。此外,在我的瑞士德语键盘上,'也可以不用Shift键输入。

为了符合PEP 257,我已经将“”“文档字符串”“”改为使用三引号。

其他回答

在Perl中,当您有一个不需要插入变量或转义字符(如\n, \t, \r等)的字符串时,您希望使用单引号。

PHP与Perl做了相同的区分:单引号中的内容不会被解释(甚至\n也不会被转换),而双引号中可以包含变量并将其值打印出来。

恐怕Python没有。从技术上看,Python中没有$令牌(或类似的)将名称/文本与变量分开。毕竟,这两个特性都使Python更具可读性,不那么令人困惑。在Python中,单引号和双引号可以互换使用。

引用官方文件https://docs.python.org/2.0/ref/strings.html:

简单地说:字符串字面量可以包含在匹配的单引号(')或双引号(")中。

所以没有区别。相反,人们会告诉你选择与上下文相匹配的风格,并保持一致。我同意——补充说,试图为这类事情提出“惯例”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最终只会让任何新人感到困惑。

我选择使用双引号,因为它们更容易看到。

三重引用的评论是这个问题的一个有趣的子主题。PEP 257为文档字符串指定了三引号。我使用谷歌代码搜索做了一个快速检查,发现Python中的三双引号大约是三单引号的10倍——在谷歌代码索引中出现1.3M vs 131K次。在多行情况下,如果你的代码使用三双引号,人们可能会更熟悉。

我以前更喜欢',特别是'文档字符串',因为我发现''' '这会产生一些绒毛''' '。此外,在我的瑞士德语键盘上,'也可以不用Shift键输入。

为了符合PEP 257,我已经将“”“文档字符串”“”改为使用三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