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中是否有特纳利条件操作器?


当前回答

a if condition else b

记住这个金字塔,如果你有记住问题:

     condition
  if           else
a                   b 

其他回答

一个提示比一个答案更多(我不需要重复显而易见的百度),但有时我用它作为一个单线缩短在这样的结构:

if conditionX:
    print('yes')
else:
    print('nah')

它变成:

print('yes') if conditionX else print('nah')

有些(很多)可能在它上被称为无神论(甚至,Ruby-ish :),但我个人觉得它更自然 - 也就是说,你会如何正常表达它,加上在大块代码中更有视觉吸引力。

不同编程语言的Ternary Operator

在这里,我只是试图在编程语言中显示一些重要的区别。

Ternary Operator 在 JavaScript 中

var a = true ? 1 : 0;
# 1
var b = false ? 1 : 0;
# 0

土木运营商在卢比

a = true ? 1 : 0
# 1
b = false ? 1 : 0
# 0

Ternary 运营商在 Scala

val a = true ? 1 | 0
# 1
val b = false ? 1 | 0
# 0

R 编程中的 Ternary 操作员

a <- if (TRUE) 1 else 0
# 1
b <- if (FALSE) 1 else 0
# 0

在Python中使用Ternary Operator

a = 1 if True else 0
# 1
b = 1 if False else 0
# 0

从文档中:

条件表达式(有时称为“永久运营商”)具有所有 Python 操作的最低优先事项. 表达式 x 如果 C 其他 y 首先评估条件, C (不是 x); 如果 C 是真实的, x 被评估并返回值; 否则, y 被评估并返回值。

此分類上一篇: 最新版本 2.5.

许多从 C 产生的编程语言通常具有以下条件运营商的合成:

<condition> ? <expression1> : <expression2>

起初,Python的善良独裁者为生命(我指的是Guido van Rossum,当然)拒绝它(作为非Pythonic风格),因为它是相当难以理解的人不使用C语言。

<expression1> if <condition> else <expression2>

因此,首先,它评估了状态. 如果它返回真,表达1将被评估给结果,否则表达2将被评估。

下面是几个例子(条件将从左向右评估):

pressure = 10
print('High' if pressure < 20 else 'Critical')

# Result is 'High'

Ternary 运营商可以分为序列:

pressure = 5
print('Normal' if pressure < 10 else 'High' if pressure < 20 else 'Critical')

# Result is 'Normal'

下一个与前一个相同:

pressure = 5

if pressure < 20:
    if pressure < 10:
        print('Normal')
    else:
        print('High')
else:
    print('Critical')

# Result is 'Normal'

作为Python Enhancement Proposal 308的一部分,2006年在Python中添加了一个条件表达的操作员,其形式不同于常见的?:操作员,它看起来如下:

<expression1> if <condition> else <expression2>

相当于:

if <condition>: <expression1> else: <expression2>

下面是一个例子:

result = x if a > b else y

可使用的另一个合成(可与 2.5 之前的版本兼容):

result = (lambda:y, lambda:x)[a > b]()

工人被精心评估。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索引一个<unk>(不符合大多数其他语言的条件运营商):

result = (y, x)[a > b]

或明确构建的词典:

result = {True: x, False: y}[a > b]

另一个(不太可靠),但更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和和或运营商:

result = (a > b) and x or y

但是,如果 x 是虚假的,它就不会工作。

一个可能的工作岗位是创建 x 和 y 列表或列表如下:

result = ((a > b) and [x] or [y])[0]

或:

result = ((a > b) and (x,) or (y,))[0]

如果您正在使用字典,而不是使用一个温和的条件,您可以利用获得(关键,默认),例如:

shell = os.environ.get('SHELL', "/bin/sh")

来源:?:在维基百科的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