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有列表理解,比如
[i for i in [1, 2, 3, 4]]
还有字典理解,比如
{i:j for i, j in {1: 'a', 2: 'b'}.items()}
but
(i for i in (1, 2, 3))
将在生成器中结束,而不是元组理解。为什么呢?
我的猜测是元组是不可变的,但这似乎不是答案。
我们都知道,有列表理解,比如
[i for i in [1, 2, 3, 4]]
还有字典理解,比如
{i:j for i, j in {1: 'a', 2: 'b'}.items()}
but
(i for i in (1, 2, 3))
将在生成器中结束,而不是元组理解。为什么呢?
我的猜测是元组是不可变的,但这似乎不是答案。
当前回答
从Python 3.5开始,你还可以使用splat * unpacking语法来解包生成器表达式:
*(x for x in range(10)),
其他回答
Raymond Hettinger (Python核心开发人员之一)在最近的一条推文中谈到了元组:
#python提示:通常,列表用于循环;用于结构的元组。列表是同构的;元组异构。可变长度的列表。
这(对我来说)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如果序列中的项足够相关,可以由生成器生成,那么它应该是一个列表。虽然tuple是可迭代的,看起来像一个简单的不可变列表,但它实际上是Python中的C结构体:
struct {
int a;
char b;
float c;
} foo;
struct foo x = { 3, 'g', 5.9 };
在Python中变成
x = (3, 'g', 5.9)
现在python3中有元组理解了。您可以遵循下面的代码片段。
(k*k for k in range(1,n+1))
它将返回一个生成器对象理解。
理解通过循环或迭代项并将它们赋值到容器中来工作,元组无法接收赋值。
一旦创建了元组,就不能对其追加、扩展或赋值。修改元组的唯一方法是它的一个对象本身可以被赋值(是一个非元组容器)。因为元组只保存了对这类对象的引用。
而且,元组有自己的构造函数tuple(),你可以给它任何迭代器。这意味着创建一个元组,你可以这样做:
tuple(i for i in (1,2,3))
我最好的猜测是他们用完了括号,并且认为它没有足够的用处来保证添加一个“丑陋的”语法…
从Python 3.5开始,你还可以使用splat * unpacking语法来解包生成器表达式:
*(x for x in rang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