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有列表理解,比如
[i for i in [1, 2, 3, 4]]
还有字典理解,比如
{i:j for i, j in {1: 'a', 2: 'b'}.items()}
but
(i for i in (1, 2, 3))
将在生成器中结束,而不是元组理解。为什么呢?
我的猜测是元组是不可变的,但这似乎不是答案。
我们都知道,有列表理解,比如
[i for i in [1, 2, 3, 4]]
还有字典理解,比如
{i:j for i, j in {1: 'a', 2: 'b'}.items()}
but
(i for i in (1, 2, 3))
将在生成器中结束,而不是元组理解。为什么呢?
我的猜测是元组是不可变的,但这似乎不是答案。
当前回答
你可以使用生成器表达式:
tuple(i for i in (1, 2, 3))
但是括号已经被用于生成器表达式。
其他回答
在我的python(3.5)中,使用带有deque from collections的生成器比使用列表推导式略快: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 timeit.timeit(lambda: tuple([i for i in range(10000000)]),number=10)
9.294099200000005
>>> timeit.timeit(lambda: tuple(deque((i for i in range(10000000)))),number=10)
9.007653800000014
我最好的猜测是他们用完了括号,并且认为它没有足够的用处来保证添加一个“丑陋的”语法…
你可以使用生成器表达式:
tuple(i for i in (1, 2, 3))
但是括号已经被用于生成器表达式。
圆括号不能创建元组。也就是one = (two)不是元组。唯一的方法是one = (two,)或者one = tuple(two)。所以解决方案是:
tuple(i for i in myothertupleorlistordict)
从Python 3.5开始,你还可以使用splat * unpacking语法来解包生成器表达式:
*(x for x in rang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