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同事,他坚持认为他的代码不需要注释,这是“自文档”。

我已经审阅了他的代码,虽然它比我看到的其他人编写的代码更清晰,但我仍然不同意自文档化代码与经过注释和文档化的代码一样完整和有用。

帮我理解一下他的观点。

什么是自文档代码 它真的能取代注释良好和文档化的代码吗 在某些情况下,它是否比有良好文档和注释的代码更好 是否存在代码不可能在没有注释的情况下自文档化的例子

也许这只是我自身的局限性,但我看不出这怎么能成为一种好的练习。

这并不是一个争论——请不要提出为什么注释良好并有文档记录的代码是高优先级的原因——有很多资源都表明了这一点,但它们对我的同行来说并没有说服力。我认为我需要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观点,才能说服他。如果你有必要,可以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但不要在这里争论。

另外,那些反对自我记录代码的人——这主要是为了帮助我理解自我记录代码传播者的观点(即积极的方面)。


当前回答

您可能希望向您的同事指出的一件事是,无论他的代码是如何自我记录的,如果考虑并放弃了其他替代方法,那么该信息将丢失,除非他用该信息注释代码。有时,了解考虑了替代方案以及为什么不选择它同样重要,并且代码注释最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幸存下来。

其他回答

已经提出的观点是,评论应该捕捉意图,但我想再深入一点。

我认为对于任何一类问题,都有一个理想的(或几乎是这样的)词汇和语法来描述它,如果你只是让遇到这类问题的人来描述它们(假设那个人能清晰地思考),你就能看到它。

如果词汇和语法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定义类、方法等)映射到计算机语言的代码上,那么这些代码可以是自文档化的。此外,IMO还创建了一种特定于领域的语言。(这就是我对“陈述性”的粗略定义。)

如果不能实现这个理想,如果问题不能直接映射到计算机代码上,那么就需要将两者联系起来。在我看来,这就是评论的目的。

这样,当问题发生变化时,您就可以找到相应的代码部分进行更改。

编辑:顺便说一下,我并不支持OOP方法论,即每个名词都变成一个类,每个动词都变成一个方法。我已经看过足够多的臃肿软件了。

如果没有注释,代码就不完全清晰,那么还有改进代码的空间。

我并不是说“不要评论不清楚的代码”。我说的是“让你的代码清晰”。

如果你最终让你的代码在某种程度上不清楚,那么使用注释来弥补。

来自非评论阵营的一些观点。

“注释良好”(冗长)的代码更难阅读和理解。首先,有更多的文本需要扫描。它增加了理解CodeBase的认知努力——非功能性文本占用了屏幕上可以用来显示代码的空间。

注释的另一个大问题是它们不可靠——尤其是在旧的代码库中,注释腐烂比位腐烂发生得更快。

当然,还有写评论的工作。除了偶尔的一行注释之外,每次我开始注释代码时,都会有两种负罪感

这个信息需要在整个支持文档中 我需要清理我的代码

首先,考虑下面的代码片段:

/**
 * Sets the value of foobar.
 *
 * @foobar is the new vaue of foobar.
 */
 public void setFoobar(Object foobar) {
     this.foobar = foobar;
 }

在这个例子中,每3行代码有5行注释。更糟糕的是,注释没有添加任何你在阅读代码时看不到的东西。如果你有10个这样的方法,你可能会得到“注释盲视”,没有注意到一个偏离模式的方法。

当然,更好的版本应该是:

/**
 * The serialization of the foobar object is used to synchronize the qux task.
 * The default value is unique instance, override if needed.
 */
 public void setFoobar(Object foobar) {
     this.foobar = foobar;
 }

不过,对于简单的代码,我更喜欢没有注释。意图和整体组织最好在代码之外的单独文档中解释。

这将完全取决于团队在文档中的价值。我建议记录为什么/意图而不是如何是重要的,这并不总是在自记录代码中捕获。获取/设置没有这些是显而易见的-但计算,检索等一些为什么应该表达。

如果你来自不同的国家,你也要意识到你的团队中的差异。措辞上的差异会影响到方法的命名:

BisectionSearch

BinarySearch

二进制斩

这三种方法都是由在3个不同大洲接受过培训的开发人员提供的。只有通过阅读描述算法的注释,我们才能识别库中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