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会把if中的长条件分解成几行。最明显的方法是:

  if (cond1 == 'val1' and cond2 == 'val2' and
      cond3 == 'val3' and cond4 == 'val4'):
      do_something

视觉上不是很吸引人,因为动作与环境融为一体。然而,这是使用4个空格的正确Python缩进的自然方式。

目前我正在使用:

  if (    cond1 == 'val1' and cond2 == 'val2' and
          cond3 == 'val3' and cond4 == 'val4'):
      do_something

但这不是很漂亮

你能推荐另一种方法吗?


当前回答

我很惊讶没有看到我的首选解决方案,

if (cond1 == 'val1' and cond2 == 'val2'
    and cond3 == 'val3' and cond4 == 'val4'):
    do_something

因为和是一个关键字,所以它会被我的编辑器高亮显示,并且看起来与下面的do_something完全不同。

其他回答

加上@krawyoti所说的。。。长时间的环境气味难闻,因为它们难以阅读和理解。使用函数或变量可以使代码更清晰。在Python中,我更喜欢使用垂直空格,括起括号,并将逻辑运算符放在每一行的开头,这样表达式看起来不像“浮动”。

conditions_met = (
    cond1 == 'val1' 
    and cond2 == 'val2' 
    and cond3 == 'val3' 
    and cond4 == 'val4'
    )
if conditions_met:
    do_something

如果需要对条件进行多次求值,例如在while循环中,那么最好使用局部函数。

我通常做的是:

if (cond1 == 'val1' and cond2 == 'val2' and
    cond3 == 'val3' and cond4 == 'val4'
   ):
    do_something

这样,右括号和冒号可视地标志着我们的状态结束。

为了完整起见,只需要一些其他随意的想法。如果它们对你有用,就使用它们。否则,你最好尝试其他方法。

你也可以用字典这样做:

>>> x = {'cond1' : 'val1', 'cond2' : 'val2'}
>>> y = {'cond1' : 'val1', 'cond2' : 'val2'}
>>> x == y
True

此选项比较复杂,但您可能也会发现它很有用:

class Klass(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ome_vars):
        #initialize conditions here
    def __nonzero__(self):
        return (self.cond1 == 'val1' and self.cond2 == 'val2' and
                self.cond3 == 'val3' and self.cond4 == 'val4')

foo = Klass()
if foo:
    print "foo is true!"
else:
    print "foo is false!"

不知道这是否对你有用,但这是另一种选择。还有一种方法:

class Klass(object):
    def __init__(self):
        #initialize conditions here
    def __eq__(self):
        return (self.cond1 == 'val1' and self.cond2 == 'val2' and
               self.cond3 == 'val3' and self.cond4 == 'val4')

x = Klass(some_values)
y = Klass(some_other_values)
if x == y:
    print 'x == y'
else:
    print 'x!=y'

最后两个我还没有测试过,但如果你想使用这些概念,那么这些概念应该足以让你继续下去。

(顺便说一句,如果这只是一次性的事情,你可能会更好地使用你最初提出的方法。如果你在很多地方进行比较,这些方法可能会增强可读性,让你不会因为它们有点粗糙而感到很糟糕。)

我很惊讶没有看到我的首选解决方案,

if (cond1 == 'val1' and cond2 == 'val2'
    and cond3 == 'val3' and cond4 == 'val4'):
    do_something

因为和是一个关键字,所以它会被我的编辑器高亮显示,并且看起来与下面的do_something完全不同。

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给长if语句增加意义。我必须在代码中搜索以找到合适的示例,但这是我想到的第一个示例:假设我碰巧遇到了一些奇怪的逻辑,我想根据许多变量显示某个页面。

英语:“如果登录的用户不是管理员教师,而是普通教师,而不是学生本人……”

if not user.isAdmin() and user.isTeacher() and not user.isStudent():
    doSomething()

当然,这看起来很好,但阅读那些if语句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们把逻辑分配给有意义的标签怎么样。“标签”实际上是变量名:

displayTeacherPanel = not user.isAdmin() and user.isTeacher() and not user.isStudent()
if displayTeacherPanel:
    showTeacherPanel()

这可能看起来很愚蠢,但您可能还有另一种情况,即您只想显示另一个项目,如果您正在显示教师面板,或者用户默认可以访问其他特定面板:

if displayTeacherPanel or user.canSeeSpecialPanel():
    showSpecialPanel()

尝试在不使用变量来存储和标记逻辑的情况下编写上述条件,不仅结果是一个非常混乱、难以理解的逻辑语句,而且你自己也在重复。虽然有合理的例外,但请记住:不要重复自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