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在Linux上运行的C++应用程序中运行缓慢的代码区域?
当前回答
我假设你在使用GCC。标准的解决方案是使用gprof进行分析。
在分析之前,请确保将-pg添加到编译中:
cc -o myprog myprog.c utils.c -g -pg
我还没有尝试过,但我听到了关于谷歌perftools的好消息。这绝对值得一试。
这里有相关问题。
如果gprof不适合您,还有一些流行语:Valgrind、Intel VTune、Sun DTrace。
其他回答
如果没有一些选项,运行valgrind--tool=callgrind的答案并不完全。我们通常不希望在Valgrind下描述10分钟的缓慢启动时间,而希望在执行某些任务时描述我们的程序。
这就是我的建议。首先运行程序:
valgrind --tool=callgrind --dump-instr=yes -v --instr-atstart=no ./binary > tmp
现在,当它工作并且我们想要开始评测时,我们应该在另一个窗口中运行:
callgrind_control -i on
这将打开分析。若要关闭并停止整个任务,我们可以使用:
callgrind_control -k
现在,我们在当前目录中有一些名为callgrind.out.*的文件。要查看分析结果,请使用:
kcachegrind callgrind.out.*
我建议在下一个窗口中单击“Self”列标题,否则它会显示“main()”是最耗时的任务。“Self”显示每个函数本身花费的时间,而不是与依赖项一起花费的时间。
这是我用来加速代码的两种方法:
对于CPU绑定的应用程序:
在DEBUG模式下使用探查器来识别代码中有问题的部分然后切换到RELEASE模式,注释掉代码中有问题的部分(不加任何内容),直到看到性能的变化。
对于I/O绑定应用程序:
在RELEASE模式下使用探查器来识别代码中有问题的部分。
N.B.
如果你没有剖析器,就用穷人的剖析器。调试应用程序时单击暂停。大多数开发人员套件将使用注释的行号分解成程序集。从统计上看,你很可能会在一个消耗了大部分CPU周期的区域着陆。
对于CPU来说,在DEBUG模式下进行评测的原因是,如果您尝试在RELEASE模式下进行剖析,编译器将减少数学、矢量化循环和内联函数,这些函数在汇编代码时会使代码陷入无法映射的混乱。无法映射的混乱意味着您的探查器将无法清楚地识别所需的时间,因为程序集可能与正在优化的源代码不符。如果您需要RELEASE模式的性能(例如,对时间敏感),请根据需要禁用调试器功能以保持可用的性能。
对于I/O绑定,探查器仍然可以在RELEASE模式下识别I/O操作,因为I/O操作要么在外部链接到共享库(大多数情况下),要么在最坏的情况下会导致系统调用中断向量(探查器也很容易识别)。
我假设你在使用GCC。标准的解决方案是使用gprof进行分析。
在分析之前,请确保将-pg添加到编译中:
cc -o myprog myprog.c utils.c -g -pg
我还没有尝试过,但我听到了关于谷歌perftools的好消息。这绝对值得一试。
这里有相关问题。
如果gprof不适合您,还有一些流行语:Valgrind、Intel VTune、Sun DTrace。
还值得一提的是
HPC工具包(http://hpctoolkit.org/)-开源,适用于并行程序,并具有一个GUI,可通过该GUI以多种方式查看结果英特尔VTune(https://software.intel.com/en-us/vtune)-如果你有英特尔编译器,这很好τ(http://www.cs.uoregon.edu/research/tau/home.php)
我使用过HPCToolkit和VTune,它们在寻找帐篷中的长极点方面非常有效,并且不需要重新编译代码(除了必须在CMake中使用-g-O或RelWithDebInfo类型的内置来获得有意义的输出)。我听说TAU的能力类似。
如果您的目标是使用探查器,请使用建议的探查器之一。
然而,如果您很匆忙,并且可以在调试器下手动中断程序,而程序主观上很慢,那么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找到性能问题。
只需暂停几次,每次都查看调用堆栈。如果有一些代码浪费了一定百分比的时间,20%或50%或更多,这就是您在每个示例的操作中捕获它的概率。所以,这大概是你将看到的样本的百分比。不需要经过教育的猜测。如果你确实猜到了问题所在,这将证明或反驳它。
您可能有多个不同大小的性能问题。如果你清除了其中的任何一个,剩下的将占更大的百分比,并且在随后的传球中更容易被发现。这种放大效应,当在多个问题上叠加时,会导致真正的大规模加速因素。
注意:除非程序员自己使用过,否则他们倾向于怀疑这种技术。他们会说,分析程序提供了这些信息,但只有当他们对整个调用堆栈进行采样,然后让您检查一组随机样本时,这才是正确的。(总结是失去洞察力的地方。)调用图不能提供相同的信息,因为
他们不在教学层面进行总结,而且在递归的情况下,它们给出了令人困惑的摘要。
他们也会说它只适用于玩具程序,而实际上它适用于任何程序,而且它似乎更适用于大型程序,因为他们往往会发现更多问题。他们会说,它有时会发现不存在问题的东西,但只有当你看到一次时,这才是真的。如果您在多个样本上看到问题,则这是真实的。
P.S.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在某个时间点收集线程池的调用堆栈样本,这也可以在多线程程序上完成,就像在Java中一样。
P.P.S一般来说,软件中的抽象层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这是导致性能问题的原因(以及加速的机会)。
补充:这可能并不明显,但堆栈采样技术在递归的情况下也同样适用。原因是,删除指令所节省的时间与包含指令的样本分数近似,而与样本中可能出现的次数无关。
我经常听到的另一个反对意见是:“它会随机停在某个地方,它会错过真正的问题”。这源于对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有一个预先的概念。性能问题的一个关键特性是它们不符合预期。抽样告诉你有问题,你的第一反应是怀疑。这很自然,但你可以确定,如果它发现了问题,它是真实的,反之亦然。
补充:让我对它的工作原理做一个贝叶斯解释。假设有一些指令I(调用或其他)在调用堆栈上占用了时间的一小部分f(因此花费了那么多)。为了简单起见,假设我们不知道f是什么,但假设它是0.1、0.2、0.3、…0.9、1.0,并且这些可能性的先验概率都是0.1,所以所有这些成本都是先验的。
然后假设我们只取2个堆栈样本,我们在两个样本上都看到指令I,指定为观察值o=2/2。这为我们提供了I的频率f的新估计,如下所示:
Prior
P(f=x) x P(o=2/2|f=x) P(o=2/2&&f=x) P(o=2/2&&f >= x) P(f >= x | o=2/2)
0.1 1 1 0.1 0.1 0.25974026
0.1 0.9 0.81 0.081 0.181 0.47012987
0.1 0.8 0.64 0.064 0.245 0.636363636
0.1 0.7 0.49 0.049 0.294 0.763636364
0.1 0.6 0.36 0.036 0.33 0.857142857
0.1 0.5 0.25 0.025 0.355 0.922077922
0.1 0.4 0.16 0.016 0.371 0.963636364
0.1 0.3 0.09 0.009 0.38 0.987012987
0.1 0.2 0.04 0.004 0.384 0.997402597
0.1 0.1 0.01 0.001 0.385 1
P(o=2/2) 0.385
最后一列表示,例如,f>=0.5的概率为92%,高于先前假设的60%。
假设先前的假设不同。假设我们假设P(f=0.1)是.991(几乎确定),而所有其他可能性几乎都是不可能的(0.001)。换句话说,我们先前的确定是我很便宜。然后我们得到:
Prior
P(f=x) x P(o=2/2|f=x) P(o=2/2&& f=x) P(o=2/2&&f >= x) P(f >= x | o=2/2)
0.001 1 1 0.001 0.001 0.072727273
0.001 0.9 0.81 0.00081 0.00181 0.131636364
0.001 0.8 0.64 0.00064 0.00245 0.178181818
0.001 0.7 0.49 0.00049 0.00294 0.213818182
0.001 0.6 0.36 0.00036 0.0033 0.24
0.001 0.5 0.25 0.00025 0.00355 0.258181818
0.001 0.4 0.16 0.00016 0.00371 0.269818182
0.001 0.3 0.09 0.00009 0.0038 0.276363636
0.001 0.2 0.04 0.00004 0.00384 0.279272727
0.991 0.1 0.01 0.00991 0.01375 1
P(o=2/2) 0.01375
现在它说P(f>=0.5)是26%,高于之前的假设0.6%。因此贝叶斯允许我们更新对I的可能成本的估计。如果数据量很小,它不能准确地告诉我们成本是多少,只是它足够大,值得修复。
另一种看待它的方式被称为继承规则。如果你把一枚硬币翻了两次,两次都是正面朝上,那么这能告诉你硬币的可能重量吗?令人尊敬的答案是,这是一个Beta分布,平均值(点击次数+1)/(尝试次数+2)=(2+1)/(2+2)=75%。
(关键是我们不止一次看到I。如果我们只看到一次,除了f>0之外,这并不能告诉我们什么。)
因此,即使是非常少量的样本也可以告诉我们它所看到的指令的成本。(它会看到它们的频率,平均来说,与它们的成本成正比。如果取n个样本,f是成本,那么我会出现在nf+/-sqrt(nf(1-f))样本上。例如,n=10,f=0.3,即3+/-1.4个样本。)
添加:为了直观地感受测量和随机堆栈采样之间的差异:现在有分析器可以对堆栈进行采样,即使是在墙上的时钟时间,但结果是测量结果(或热路径或热点,“瓶颈”很容易隐藏)。他们没有向你展示(而且很容易展示)的是实际样品本身。如果你的目标是找到瓶颈,那么你需要看到的瓶颈数量平均是2除以所需的时间。因此,如果花费30%的时间,平均来说,2/.3=6.7个样本将显示它,20个样本显示它的概率为99.2%。
以下是检查测量值和检查堆栈样本之间的差异的即兴说明。瓶颈可能是一个像这样的大斑点,也可能是无数个小斑点,这没有什么区别。
测量是水平的;它告诉你特定时间的例行程序需要多少时间。采样是垂直的。如果有任何方法可以避免整个程序在那一刻所做的事情,并且如果您在第二个示例中看到了这一点,那么您就发现了瓶颈。这就是造成差异的原因——看到花费时间的全部原因,而不仅仅是花费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