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是通过引用传递还是通过值传递?如何通过引用传递,以便下面的代码输出“Changed”而不是“Original”?

class PassByReference:
    def __init__(self):
        self.variable = 'Original'
        self.change(self.variable)
        print(self.variable)

    def change(self, var):
        var = 'Changed'

另请参阅:为什么函数可以修改调用者感知的某些参数,而不能修改其他参数?


当前回答

它既不是通过值传递,也不是通过引用传递,而是通过对象调用。参见Fredrik Lundh:

http://effbot.org/zone/call-by-object.htm

这里有一句重要的话:

“…变量[名称]不是对象;它们不能由其他变量表示或由对象引用。”

在您的示例中,当调用Change方法时,将为其创建名称空间;var成为该名称空间中字符串对象“Original”的名称。然后,该对象在两个名称空间中都有一个名称。接下来,var='Changed'将var绑定到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因此该方法的命名空间忘记了'Original'。最后,该名称空间被遗忘,字符串“Changed”也随之消失。

其他回答

虽然通过引用传递并不能很好地适应python,应该很少使用,但实际上有一些变通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对象当前分配给局部变量,甚至可以从调用函数内部重新分配局部变量。

基本思想是有一个函数可以进行访问,并且可以作为对象传递给其他函数或存储在类中。

一种方法是在包装函数中使用全局(用于全局变量)或非局部(用于函数中的局部变量)。

def change(wrapper):
    wrapper(7)

x = 5
def setter(val):
    global x
    x = val
print(x)

同样的想法适用于读取和删除变量。

对于只读,还有一种更短的方法可以使用lambda:x,它返回一个可调用函数,当被调用时,该函数返回当前值x。这有点像很久以前语言中使用的“按名称调用”。

传递3个包装器来访问变量有点笨拙,因此可以将这些包装器包装到具有代理属性的类中:

class ByRef:
    def __init__(self, r, w, d):
        self._read = r
        self._write = w
        self._delete = d
    def set(self, val):
        self._write(val)
    def get(self):
        return self._read()
    def remove(self):
        self._delete()
    wrapped = property(get, set, remove)

# left as an exercise for the reader: define set, get, remove as local functions using global / nonlocal
r = ByRef(get, set, remove)
r.wrapped = 15

Pythons的“反射”支持使得可以获得能够在给定范围内重新分配名称/变量的对象,而无需在该范围内明确定义函数:

class ByRef:
    def __init__(self, locs, name):
        self._locs = locs
        self._name = name
    def set(self, val):
        self._locs[self._name] = val
    def get(self):
        return self._locs[self._name]
    def remove(self):
        del self._locs[self._name]
    wrapped = property(get, set, remove)

def change(x):
    x.wrapped = 7

def test_me():
    x = 6
    print(x)
    change(ByRef(locals(), "x"))
    print(x)

这里ByRef类包装了字典访问。因此,对wrapped的属性访问被转换为传递的字典中的项访问。通过传递内置局部变量的结果和局部变量的名称,最终访问一个局部变量。3.5版本的python文档建议,更改字典可能不起作用,但对我来说似乎很有用。

通过引用传递对象有一个小技巧,即使语言无法实现。它也适用于Java,它是一个列表,只有一项。;-)

class PassByReference: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changeRef(ref):
    ref[0] = PassByReference('Michael')

obj = PassByReference('Peter')
print obj.name

p = [obj] # A pointer to obj! ;-)
changeRef(p)

print p[0].name # p->name

这是一个丑陋的黑客,但它奏效了-P

大多数时候,要通过引用传递的变量是类成员。我建议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修饰符来添加可变字段和相应的属性。该字段是变量的类包装器。

@refproperty同时添加self_myvar(可变)和self.myvar属性。

@refproperty('myvar')
class T():
    pass

def f(x):
   x.value=6

y=T()
y.myvar=3
f(y._myvar)
print(y.myvar) 

它将打印6。

将其与以下内容进行比较:

class X:
   pass

x=X()
x.myvar=4

def f(y):
    y=6

f(x.myvar)
print(x.myvar) 

在这种情况下,它不起作用。它将打印4。

代码如下:

def refproperty(var,value=None):
    def getp(self):
        return getattr(self,'_'+var).get(self)

    def setp(self,v):
        return getattr(self,'_'+var).set(self,v)

    def decorator(klass):
        orginit=klass.__init__
        setattr(klass,var,property(getp,setp))

        def newinit(self,*args,**kw):
            rv=RefVar(value)
            setattr(self,'_'+var,rv)
            orginit(self,*args,**kw)

        klass.__init__=newinit
        return klass
    return decorator

class RefVar(object):
    def __init__(self, value=None):
        self.value = value
    def get(self,*args):
        return self.value
    def set(self,main, value):
        self.value = value

简单答案:

在类似于python的c++中,当您创建一个对象实例并将其作为参数传递时,不会复制实例本身,因此您可以从函数的外部和内部引用相同的实例,并且可以修改相同对象实例的组件基准,因此外部可以看到更改。

对于基本类型,python和c++的行为也相同,因为现在创建了实例的副本,所以外部看到/修改的实例与函数内部不同。因此,外部看不到内部的变化。

下面是python和c++之间的真正区别:

c++具有地址指针的概念,而c++允许您传递指针,这绕过了对基本类型的复制,因此函数内部可以影响与外部相同的实例,因此外部也可以看到更改。这在python中没有等价的,因此如果没有变通方法(例如创建包装器类型)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指针在python中很有用,但不像在c++中那样有必要,因为在c++中,您只能返回一个实体,而在python中,您可以返回用逗号分隔的多个值(即元组)。因此,在python中,如果您有变量a、b和c,并希望函数持久地修改它们(相对于外部),您可以这样做:

a=4
b=3
c=8

a,b,c=somefunc(a,b,c)
# a,b,c now have different values here

这样的语法在c++中是不容易实现的,因此在c++中您可以这样做:

int a=4
int b=3
int c=8
somefunc(&a,&b,&c)
// a,b,c now have different values here

Python为每个对象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可以使用Python的内置id()函数找到该标识符。可以验证函数调用中的实际参数和正式参数是否具有相同的id值,这表明伪参数和实际参数引用了相同的对象。注意,实际参数和对应的伪参数是引用同一对象的两个名称。如果将伪参数重新绑定到函数范围中的新值/对象,这不会影响实际参数仍然指向原始对象的事实,因为实际参数和伪参数是两个名称。以上两个事实可以概括为“参数通过赋值传递”。即。,

dummy_argument = actual_argument

如果将dummy_argument重新绑定到函数体中的新对象,则actual_argument仍然引用原始对象。如果使用dummy_argument[0]=some_thing,那么这也将修改actual_argument[0]。因此,“通过引用传递”的效果可以通过修改传入的对象引用的组件/属性来实现。当然,这需要传递的对象是可变对象。

为了与其他语言进行比较,您可以说Python以与C相同的方式按值传递参数,其中当您“按引用”传递时,实际上是按值传递引用(即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