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在试图理解OpenID和OAuth之间的区别?也许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当前回答

创建这两个协议的原因不同。创建OAuth是为了授权第三方访问资源。创建OpenID是为了执行分散的身份验证。本网站说明如下:

OAuth是一种用于验证终端用户身份并向第三方授予权限的协议。这个验证的结果是一个令牌。第三方可以使用这个令牌来代表用户访问资源。令牌有一个作用域。作用域用于验证用户是否可以访问某个资源

OpenID是用于分散身份验证的协议。认证是关于身份的;确定用户实际上就是他所声称的那个人。去中心化意味着该服务不知道需要保护的任何资源或应用程序的存在。这就是OAuth和OpenID之间的关键区别。

其他回答

OpenID(主要)用于识别/身份验证,这样stackoverflow.com就知道我拥有chris.boyle.name(或任何位置),因此我可能就是昨天拥有chris.boyle.name并获得一些声誉点的同一个人。

OAuth是为授权代表您执行操作而设计的,因此stackoverflow.com(或任何地方)可以请求许可,例如,自动代表您发送Tweet,而不需要知道您的Twitter密码。

现在OpenID连接是最相关的,所以我将解释OpenID连接和OAuth 2之间的区别。

OpenID connect指定IDToken标准:https://openid.net/specs/openid-connect-core-1_0.html#IDToken

这是OpenID连接的主要贡献。因此,它指定了身份验证完成后响应中应该包含的内容。

IDToken需要是JWT令牌,并包含用户的信息,如用户id、用户名等。返回的信息取决于授权时传递的请求。它还包含令牌的过期日期,并且应该包含令牌的数字签名。此签名用于使用公钥验证令牌。

第二大差异与公钥有关。OpenID连接使用所谓的发现或众所周知的端点。它是一个公开开放的端点,只返回一个带有公钥和授权端点等值的JSON。

https://openid.net/specs/openid-connect-core-1_0.html#SelfIssuedDiscovery

因此OpenID本质上是与身份验证相关的,因为它指定了IDToken,这是通过检查数字签名和IDToken的过期日期来验证用户身份所必需的。

OAuth处理授权,特别是与作用域和验证资源服务器上的访问令牌相关的授权。

但是,正如这里所写的,OpenID使用OAuth 2授权进行身份验证。

https://openid.net/specs/openid-connect-core-1_0.html#AuthRequest

身份验证请求是OAuth 2.0授权请求,它请求授权服务器对最终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简而言之,尝试将OpenID视为使用JWT令牌的身份验证,将OAuth视为具有作用域的授权。

OpenID是关于身份验证的。证明你是谁),OAuth是关于授权(即。授予对功能/数据等的访问权。而不必处理原始的身份验证)。

OAuth可以在外部合作伙伴站点中使用,允许访问受保护的数据,而无需重新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博客文章“从用户的角度看OpenID与OAuth”从用户的角度对两者进行了简单的比较,而“OAuth-OpenID:如果你认为它们是同一件事,你就找错了对象”有更多的信息。

OAuth

仅用于委托授权——这意味着您授权第三方服务访问使用个人数据,而无需提供密码。此外,OAuth“会话”通常比用户会话存活更久。这意味着OAuth被设计为允许授权

例如,Flickr使用OAuth允许第三方服务发布和编辑个人照片,而不需要他们提供自己的flicker用户名和密码。

OpenID

用于验证单点登录身份。所有OpenID应该做的就是允许OpenID提供者证明你说你是。然而,许多站点使用身份验证来提供授权(然而,这两者可以分开)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机场出示护照,以证明他们所使用的机票上的人就是他们自己。

我想谈谈这个问题的一个特定方面,如以下评论所述:

OAuth:在授予某些特性的访问权限之前,必须进行身份验证,对吗?所以OAuth =什么OpenId +授予访问某些功能?- Hassan Makarov 6月21日1:57

是的……也没有。答案很微妙,所以请耐心听我说。

当OAuth流将您重定向到目标服务(即OAuth提供者)时,您很可能需要在将令牌交还给客户机应用程序/服务之前使用该服务进行身份验证。然后,生成的令牌允许客户端应用程序代表给定用户发出请求。

注意最后一句话的一般性:具体来说,我写的是“代表给定用户”,而不是“代表您”。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假设“拥有与给定用户拥有的资源交互的能力”意味着“您和目标资源的所有者是同一人”。

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虽然您确实使用OAuth提供者进行身份验证(例如,通过用户名和密码,或者SSL客户端证书或其他方式),但客户端获得的回报不应该被视为身份证明。例如,在一个流中,对另一个用户的资源的访问被委托给您(通过代理,OAuth客户端)。授权并不意味着身份验证。

要处理身份验证,您可能需要研究OpenID Connect,它本质上是OAuth 2.0设置的基础之上的另一层。以下是关于OpenID Connect(在我看来)最突出的一点(来自https://oauth.net/articles/authentication/):)

OpenID Connect is an open standard published in early 2014 that defines an interoperable way to use OAuth 2.0 to perform user authentication. In essence, it is a widely published recipe for chocolate fudge that has been tried and tested by a wide number and variety of experts. Instead of building a different protocol to each potential identity provider, an application can speak one protocol to as many providers as they want to work with. Since it's an open standard, OpenID Connect can be implemented by anyone without restriction 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ncerns. OpenID Connect is built directly on OAuth 2.0 and in most cases is deployed right along with (or on top of) an OAuth infrastructure. OpenID Connect also uses the JSON Object Signing And Encryption (JOSE) suite of specifications for carrying signed and encrypted information around in different places. In fact, an OAuth 2.0 deployment with JOSE capabilities is already a long way to defining a fully compliant OpenID Connect system, and the delta between the two is relatively small. But that delta makes a big difference, and OpenID Connect manages to avoid many of the pitfalls discussed above by adding several key components to the OAuth base: [...]

The document then goes on to describe (among other things) token IDs and a UserInfo endpoint. The former provides a set of claims (who you are, when the token was issued, etc, and possibly a signature to verify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token via a published public key without having to ask the upstream service), and the latter provides a means of e.g. asking for the user's first/last name, email, and similar bits of info, all in a standardized way (as opposed to the ad-hoc extensions to OAuth that people used before OpenID Connect standardized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