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编译一个嵌入式C++应用程序,它部署在电离辐射轰击的环境中的屏蔽设备中。我们正在为ARM使用GCC和交叉编译。在部署时,我们的应用程序会生成一些错误的数据,并且比我们希望的更频繁地崩溃。硬件是为这个环境而设计的,我们的应用程序已经在这个平台上运行了几年。

我们是否可以对代码进行更改,或对编译时进行改进,以识别/纠正由单个事件扰乱导致的软错误和内存损坏?是否有其他开发人员成功地减少了软错误对长时间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有害影响?


当前回答

你需要3台以上的从机,在辐射环境外有一台主机。所有I/O都通过包含表决和/或重试机制的主机。每个从设备必须有一个硬件监视器,并且撞击它们的调用应该被CRC等包围,以降低非自愿撞击的概率。转发应该由主机控制,因此与主机的连接丢失等于几秒钟内重新启动。

此解决方案的一个优点是,您可以对主机和从机使用相同的API,因此冗余成为一种透明的特性。

编辑:从评论中,我觉得有必要澄清“CRC的想法”。如果你用CRC来围绕碰撞,或者对来自主设备的随机数据进行摘要检查,那么从设备碰撞它自己的看门狗的可能性接近于零。只有当受监视的从设备与其他设备对齐时,才从主设备发送随机数据。随机数据和CRC/摘要在每次碰撞后立即清除。主从缓冲频率应超过看门狗超时的两倍。每次从主机发送的数据都是唯一生成的。

其他回答

使用C语言编写在这种环境中表现稳健的程序是可能的,但前提是大多数形式的编译器优化都被禁用。优化编译器旨在用“更高效”的编码模式替换许多看似冗余的编码模式,并且可能不知道当编译器知道x不可能保持任何其他值时,程序员测试x==42的原因是因为程序员想要阻止执行某些代码,而x保持某个其他值——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保持该值的唯一方法是系统接收到某种电气故障。

将变量声明为易失性通常很有用,但可能不是万能药。特别重要的是,注意安全编码通常需要操作具有需要多个步骤来激活的硬件联锁,并且使用以下模式编写代码:

... code that checks system state
if (system_state_favors_activation)
{
  prepare_for_activation();
  ... code that checks system state again
  if (system_state_is_valid)
  {
    if (system_state_favors_activation)
      trigger_activation();
  }
  else
    perform_safety_shutdown_and_restart();
}
cancel_preparations();

如果编译器以相对文字的方式翻译代码,并且如果全部在prepare_for_activation()之后重复对系统状态的检查,系统可以对几乎任何可能的单一故障事件具有鲁棒性,甚至那些会任意破坏程序计数器和堆栈的程序。如果在调用prepare_for_activation()之后发生了一个小故障,这意味着激活是合适的(因为没有其他原因prepare_for_activation()将在故障发生之前被调用)。如果故障导致代码不正确地到达prepare_for_activation(),但如果没有后续故障事件,则代码将无法在未通过验证检查或先调用cancel_preparies的情况下到达trigger_activation()[如果堆栈出现问题,则在调用prepare_for_activation()的上下文返回后,执行可能会继续到trigger_active()之前的某个位置,但调用cancel_preparations(从而使后者的调用无害。

这样的代码在传统的C语言中可能是安全的,但在现代的C编译器中却不安全。这种编译器在这种环境中可能非常危险,因为它们努力只包含通过某种定义良好的机制可能出现的情况下相关的代码,并且其结果也将得到很好的定义。在某些情况下,旨在检测和清理故障的代码可能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如果编译器确定尝试的恢复在某些情况下会调用未定义的行为,则可能推断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出现需要恢复的条件,从而消除了检查这些条件的代码。

NASA有一篇关于防辐射软件的论文。它描述了三个主要任务:

定期监控内存中的错误,然后清除这些错误,稳健的错误恢复机制,以及如果某些东西不再工作,重新配置的能力。

请注意,内存扫描速率应该足够频繁,很少发生多位错误,因为大多数ECC内存可以从单位错误而不是多位错误中恢复。

稳健的错误恢复包括控制流传输(通常在错误发生之前的某个点重新启动流程)、资源释放和数据恢复。

他们对数据恢复的主要建议是,通过将中间数据视为临时数据,避免数据恢复的需要,以便在错误发生之前重新启动也能将数据回滚到可靠状态。这听起来类似于数据库中的“事务”概念。

他们讨论了特别适用于面向对象语言(如C++)的技术。例如

用于连续内存对象的基于软件的ECC契约编程:验证先决条件和后决条件,然后检查对象以验证其是否仍处于有效状态。

而且,正是如此,美国宇航局(NASA)已将C++用于火星探测器等重大项目。

C++类抽象和封装支持多个项目和开发人员之间的快速开发和测试。

他们避免了某些可能产生问题的C++特性:

例外情况模板Iostream(无控制台)多重继承运算符重载(new和delete除外)动态分配(使用专用内存池并放置新的以避免系统堆损坏的可能性)。

你需要3台以上的从机,在辐射环境外有一台主机。所有I/O都通过包含表决和/或重试机制的主机。每个从设备必须有一个硬件监视器,并且撞击它们的调用应该被CRC等包围,以降低非自愿撞击的概率。转发应该由主机控制,因此与主机的连接丢失等于几秒钟内重新启动。

此解决方案的一个优点是,您可以对主机和从机使用相同的API,因此冗余成为一种透明的特性。

编辑:从评论中,我觉得有必要澄清“CRC的想法”。如果你用CRC来围绕碰撞,或者对来自主设备的随机数据进行摘要检查,那么从设备碰撞它自己的看门狗的可能性接近于零。只有当受监视的从设备与其他设备对齐时,才从主设备发送随机数据。随机数据和CRC/摘要在每次碰撞后立即清除。主从缓冲频率应超过看门狗超时的两倍。每次从主机发送的数据都是唯一生成的。

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主题。基本上,您无法真正从内存损坏中恢复,但至少可以尝试立即失败。以下是您可以使用的一些技巧:

校验和常量数据。如果有任何配置数据长期保持不变(包括已配置的硬件寄存器),请在初始化时计算其校验和并定期验证。当您看到不匹配时,应该重新初始化或重置。冗余存储变量。如果你有一个重要的变量x,把它的值写在x1、x2和x3中,然后读为(x1==x2)?x2:x3。实施程序流程监控。将全局标志与从主循环调用的重要函数/分支中的唯一值进行异或。在接近100%测试覆盖率的无辐射环境中运行程序,应为您提供循环结束时标志的可接受值列表。如果看到偏差,则重置。监视堆栈指针。在主循环的开头,将堆栈指针与其预期值进行比较。偏差复位。

你问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不容易回答。其他答案是可以的,但它们只涵盖了你需要做的所有事情的一小部分。

正如在评论中看到的,不可能100%解决硬件问题,但是使用各种技术很可能减少或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我是你,我会创建最高安全完整性级别(SIL-4)的软件。获取IEC 61513文件(适用于核工业)并遵循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