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来自于对过去50年左右计算领域各种进展的评论。
其他一些与会者请我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问题向整个论坛提出。
这里的基本思想不是抨击事物的现状,而是试图理解提出基本新思想和原则的过程。
我认为我们在大多数计算领域都需要真正的新想法,我想知道最近已经完成的任何重要而有力的想法。如果我们真的找不到他们,那么我们应该问“为什么?”和“我们应该做什么?”
这个问题来自于对过去50年左右计算领域各种进展的评论。
其他一些与会者请我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问题向整个论坛提出。
这里的基本思想不是抨击事物的现状,而是试图理解提出基本新思想和原则的过程。
我认为我们在大多数计算领域都需要真正的新想法,我想知道最近已经完成的任何重要而有力的想法。如果我们真的找不到他们,那么我们应该问“为什么?”和“我们应该做什么?”
当前回答
软件专利
其他回答
多代理系统。
你可以回到分布式人工智能的根源,我认为仍然可以安全地呆在80年代。
多智能体系统有很多组成部分,有很多研究涉及语言行为或合作,所以很难指出并说“看,这里,这是不同的,创新的和重要的!”但我还是会试试的。: -)
我认为信念-欲望-意图模型尤其值得注意。智能体在内部构建了世界的模型。他们有特定的愿望或目标,并制定计划,如何与他们所知道的世界互动,以实现这些目标,从而形成意图。
或者打个比方,电影《创》(Tron)中的角色对他们周围的世界是如何运作的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不了解整个世界,他们可能会对世界的某些部分产生误解。但他们有愿望和目标,他们提出了进一步实现目标的计划。如果你看过《创》,我相信你会有类似的感觉。
它还没有对计算机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你看,那些对计算机产生影响的东西似乎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参见:OOP, GC,字节码编译。
至于编程概念,IoC /依赖注入在1988年,根在1983年。福勒在他的Bliki上对这个概念的历史做了一些注释。
1980年1月2日我开始编程。我试着思考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哪些重大的新发明。我很难想出一个。大多数我认为重要的东西实际上是在1980年之前发明的,但直到1980年之后才被广泛采用或改进。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ast processing. Large memory (I paid $200.00 for 16k in 1980). Small sizes - cell phones, pocket pc's, iPhones, Netbooks. Large storage capacities. (I've gone from carrying a large 90k floppy to an 8 gig usb thumb drive. Multiple processors. (Almost all my computers have more than one now, software struggles to keep them busy). Standard interfaces (like USB) to easily attach hardware peripherals. Multiple Touch displays. Network connectivity - leading to the mid 90's internet explosion. IDE's with Intellisense and incremental compiling.
虽然硬件有了巨大的进步,但软件行业一直在努力跟上。我们比1980年领先了几光年,但大多数改进都是改进,而不是发明。自1980年以来,我们一直忙于应用技术进步,而不是发明创造。就其本身而言,这些渐进式的发明大多不重要或不强大,但当你回顾过去29年,它们相当强大。
我们可能需要接受渐进式的改进并引导它们。我相信真正原创的想法可能会来自很少接触计算机的人,而且他们越来越难找到。
快速聚类算法(数据点数为O(n log n)),如DBScan(1996年),似乎都是1980年以后的。
这些都是数据挖掘技术进步浪潮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在寻线方面缺乏进展,在寻线方面,像Hough这样拙劣的缩放技术似乎仍然代表着最先进的技术水平。
Damas-Milner type inference (often called Hindley-Milner type inference) was published in 1983 and has been the basis of every sophisticated static type system since. It was a genuinely new idea in programming languages (admitted based on ideas published in the 1970s, but not made practical until after 1980). In terms of importance I put it up with Self and the techniques used to implement Self; in terms of influence it has no peer. (The rest of the OO world is still doing variations on Smalltalk or Simula.)
类型推断的变化仍在上演;我最喜欢的变体是Wadler和Blott的解决重载的类型类机制,后来发现它为类型级别的编程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机制。这个故事的结局还在书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