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会把if中的长条件分解成几行。最明显的方法是:

  if (cond1 == 'val1' and cond2 == 'val2' and
      cond3 == 'val3' and cond4 == 'val4'):
      do_something

视觉上不是很吸引人,因为动作与环境融为一体。然而,这是使用4个空格的正确Python缩进的自然方式。

目前我正在使用:

  if (    cond1 == 'val1' and cond2 == 'val2' and
          cond3 == 'val3' and cond4 == 'val4'):
      do_something

但这不是很漂亮

你能推荐另一种方法吗?


当前回答

似乎值得引用PEP 0008(Python的官方风格指南),因为它对这个问题的评论篇幅适中:

如果if语句的条件部分足够长,需要跨多行编写,那么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字符的关键字(即if)加上一个空格和一个左括号的组合会为多行条件语句的后续行创建一个自然的4空格缩进。这可能会与嵌套在if语句中的缩进代码集产生视觉冲突,这也会自然缩进到4个空格。对于如何(或是否)进一步从视觉上区分if语句中的嵌套套件和这些条件行,PEP没有明确的立场。这种情况下可接受的选项包括但不限于:#无额外压痕。如果(this_is_one_thing和that_is_aother_thing):do_something()#添加注释,这将在编辑器中提供一些区别#支持语法高亮显示。如果(this_is_one_thing和that_is_aother_thing):#既然这两个条件都成立,我们就可以结婚了。do_something()#在条件延续行上添加一些额外的缩进。如果(this_is_one_thing和that_is_aother_thing):do_something()

请注意上述报价中的“不限于”;除了风格指南中建议的方法外,其他问题答案中建议的一些方法也是可以接受的。

其他回答

请原谅我的无知,但我对#Python的了解不如在座的任何人,但我碰巧在3D BIM建模中编写自己的对象脚本时发现了类似的东西,因此我将调整我的算法以适应Python。

我在这里发现的问题是双面的:

我的价值观对于试图破译剧本的人来说似乎很陌生。如果这些值被更改(最有可能),或者如果必须添加新条件(破坏模式),代码维护将付出高昂的代价

要绕过所有这些问题,脚本必须这样运行

param_Val01 = Value 01   #give a meaningful name for param_Val(i) preferable an integer
param_Val02 = Value 02
param_Val03 = Value 03
param_Val04 = Value 04   # and ... etc

conditions = 0           # this is a value placeholder

########
Add script that if true will make:

conditions = conditions + param_Val01   #value of placeholder is updated
########

### repeat as needed


if conditions = param_Val01 + param_Val02 + param_Val03 + param_Val04:
    do something

这种方法的优点:

脚本可读。脚本很容易维护。条件是对表示期望条件的值的和的1比较操作。无需多级条件

希望它能帮助你们

所有同时为if语句提供多条件的回答者都和问题一样难看。你不能通过做同样的事情来解决这个问题。。

即使是PEP 0008的答案也令人反感。

这里有一种更易读的方法

condition = random.randint(0, 100) # to demonstrate
anti_conditions = [42, 67, 12]
if condition not in anti_conditions:
    pass

要我收回我的话吗?让我相信你需要多个条件句,我会把它打印出来,然后吃给你消遣。

当我有一个非常大的if条件时,我更喜欢这种风格:

if (
    expr1
    and (expr2 or expr3)
    and hasattr(thingy1, '__eq__')
    or status=="HappyTimes"
):
    do_stuff()
else:
    do_other_stuff()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长条件(在我看来)是一种代码气味,建议重构为布尔返回函数/方法。例如:

def is_action__required(...):
    return (cond1 == 'val1' and cond2 == 'val2'
            and cond3 == 'val3' and cond4 == 'val4')

现在,如果我找到了一种让多行条件看起来很好的方法,我可能会发现自己满足于拥有它们,并跳过重构。

另一方面,让它们扰乱了我的审美意识,这是一种重构的激励。

因此,我的结论是,多行条件应该看起来很难看,这是避免它们的一种激励。

我知道这个线程很旧,但我有一些Python 2.7代码,PyCharm(4.5)仍然抱怨这个例子:

if foo is not None:
    if (cond1 == 'val1' and cond2 == 'val2' and
        cond3 == 'val3' and cond4 == 'val4'):
            # some comment about do_something
            do_something

即使有PEP8警告“视觉缩进的行与下一个逻辑行缩进相同”,实际代码也完全正常?这不是“过度缩进?”

……有时我希望Python能咬紧牙关,只带上大括号。我想知道这些年来有多少错误是由于错误的缩进而被意外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