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使用for循环迭代时,我如何处理输入的最后一个元素?特别是,如果有代码应该只出现在元素之间(而不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我该如何构造代码?

目前,我写的代码是这样的:

for i, data in enumerate(data_list):
    code_that_is_done_for_every_element
    if i != len(data_list) - 1:
        code_that_is_done_between_elements

我如何简化或改进它?


当前回答

使用切片和is检查最后一个元素:

for data in data_list:
    <code_that_is_done_for_every_element>
    if not data is data_list[-1]:
        <code_that_is_done_between_elements>

买者自负:这只在列表中的所有元素实际上都不同的情况下才有效(在内存中有不同的位置)。实际上,Python可以检测相同的元素并为它们重用相同的对象。例如,对于具有相同值和普通整数的字符串。

其他回答

“code between”是头尾模式的一个例子。

你有一个项目,后面是一系列(项目之间)对。您还可以将其视为(item, between)对的序列,后跟一个item。通常更简单的做法是将第一个元素作为特殊元素,而将所有其他元素作为“标准”情况。

此外,为了避免重复代码,必须提供一个函数或其他对象来包含不想重复的代码。在循环中嵌入if语句,除非有一次总是假的,这有点傻。

def item_processing( item ):
    # *the common processing*

head_tail_iter = iter( someSequence )
head = next(head_tail_iter)
item_processing( head )
for item in head_tail_iter:
    # *the between processing*
    item_processing( item )

这更可靠,因为它更容易证明,它不会创建额外的数据结构(即列表的副本),也不需要大量浪费if条件的执行,if条件总是假的,只有一次例外。

只需检查data是否与data_list (data_list[-1])中的最后一个数据不相同。

for data in data_list:
    code_that_is_done_for_every_element
    if data != data_list[- 1]:
        code_that_is_done_between_elements

有多种方法。切片是最快的。再添加一个使用.index()方法的:

>>> l1 = [1,5,2,3,5,1,7,43]                                                 
>>> [i for i in l1 if l1.index(i)+1==len(l1)]                               
[43]

如果项目是唯一的:

for x in list:
    #code
    if x == list[-1]:
        #code

其他选项:

pos = -1
for x in list:
    pos += 1
    #code
    if pos == len(list) - 1:
        #code


for x in list:
    #code
#code - e.g. print x


if len(list) > 0:
    for x in list[:-1]:
        #process everything except the last element
    for x in list[-1:]:
        #process only last element

如果你只是想修改data_list中的最后一个元素,那么你可以简单地使用符号:

L[-1]

然而,看起来你做的还不止这些。你的方式并没有什么问题。我甚至快速浏览了一些Django的模板标签代码,它们做的基本和你做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