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编程语言中有哪些鲜为人知但很有用的特性?

尽量将答案限制在Python核心。 每个回答一个特征。 给出一个例子和功能的简短描述,而不仅仅是文档链接。 使用标题作为第一行标记该特性。

快速链接到答案:

参数解包 牙套 链接比较运算符 修饰符 可变默认参数的陷阱/危险 描述符 字典默认的.get值 所以测试 省略切片语法 枚举 其他/ 函数作为iter()参数 生成器表达式 导入该 就地值交换 步进列表 __missing__物品 多行正则表达式 命名字符串格式化 嵌套的列表/生成器推导 运行时的新类型 .pth文件 ROT13编码 正则表达式调试 发送到发电机 交互式解释器中的制表符补全 三元表达式 试着/ / else除外 拆包+打印()函数 与声明


当前回答

列表中的无限递归

>>> a = [1,2]
>>> a.append(a)
>>> a
[1, 2, [...]]
>>> a[2]
[1, 2, [...]]
>>> a[2][2][2][2][2][2][2][2][2] == a
True

其他回答

这里有2个彩蛋:


python本身的一个:

>>> import __hello__
Hello world...

另一个是在Werkzeug模块中,它有点复杂,在这里:

通过查看Werkzeug的源代码,在Werkzeug /__init__.py中,有一行应该引起你的注意:

'werkzeug._internal':   ['_easteregg']

如果你有点好奇,这应该让你看看werkzeug/_internal.py,在那里,你会发现一个_easteregg()函数,它在参数中接受一个wsgi应用程序,它还包含一些base64编码的数据和2个嵌套的函数,如果在查询字符串中找到一个名为macgybarchakku的参数,它似乎做了一些特殊的事情。

因此,为了揭示这个彩蛋,似乎你需要在_easteregg()函数中包装一个应用程序,让我们开始:

from werkzeug import Request, Response, run_simple
from werkzeug import _easteregg

@Request.application
def application(request):
    return Response('Hello World!')

run_simple('localhost', 8080, _easteregg(application))

现在,如果你运行应用程序并访问http://localhost:8080/?macgybarchakku,你应该会看到彩蛋。

为…Else语法(参见http://docs.python.org/ref/for.html)

for i in foo:
    if i == 0:
        break
else:
    print("i was never 0")

除非调用break,否则"else"块通常会在for循环的末尾执行。

以上代码可以模拟如下:

found = False
for i in foo:
    if i == 0:
        found = True
        break
if not found: 
    print("i was never 0")

Python的禅宗

>>> import this
The Zen of Python, by Tim Peters

Beautiful is better than ugly.
Explicit is better than implicit.
Simple is better than complex.
Complex is better than complicated.
Flat is better than nested.
Sparse is better than dense.
Readability counts.
Special cases aren't special enough to break the rules.
Although practicality beats purity.
Errors should never pass silently.
Unless explicitly silenced.
In the face of ambiguity, refuse the temptation to guess.
There should be one-- and preferably only one --obvious way to do it.
Although that way may not be obvious at first unless you're Dutch.
Now is better than never.
Although never is often better than *right* now.
If the implementation is hard to explain, it's a bad idea.
If the implementation is easy to explain, it may be a good idea.
Namespaces are one honking great idea -- let's do more of those!

主要信息:)

import this
# btw look at this module's source :)

De-cyphered:

蒂姆·彼得斯的《Python之禅》 美总比丑好。 显性比隐性好。 简单比复杂好。 复杂胜过复杂。 扁平比嵌套好。 稀疏比密集好。 可读性。 特殊情况并不特别到可以打破规则。 尽管实用性胜过纯洁性。 错误绝不能悄无声息地过去。 除非明确保持沉默。 面对模棱两可,拒绝猜测的诱惑。 应该有一种——最好只有一种——明显的方法来做到这一点。 除非你是荷兰人,否则这种方式一开始可能并不明显。 现在总比没有好。 虽然永远不比现在更好。 如果实现很难解释,那就是一个坏主意。 如果实现很容易解释,这可能是一个好主意。 名称空间是一个非常棒的想法——让我们多做一些吧!

上下文管理器和“with”语句

在PEP 343中引入的上下文管理器是作为一组语句的运行时上下文的对象。

由于该特性使用了新的关键字,它是逐渐引入的:在Python 2.5中通过__future__指令可用。Python 2.6及以上版本(包括Python 3)默认情况下可用。

我经常使用“with”语句,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结构,下面是一个快速演示:

from __future__ import with_statement

with open('foo.txt', 'w') as f:
    f.write('hello!')

这里在幕后发生的事情是,“with”语句在文件对象上调用特殊的__enter__和__exit__方法。如果with语句体引发任何异常,异常细节也会传递给__exit__,允许在那里进行异常处理。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这为您做的是,当执行超出with套件的范围时,它保证关闭文件,无论这是正常发生还是抛出异常。它基本上是一种抽象出常见异常处理代码的方法。

其他常见的用例包括线程锁定和数据库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