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编程语言中有哪些鲜为人知但很有用的特性?

尽量将答案限制在Python核心。 每个回答一个特征。 给出一个例子和功能的简短描述,而不仅仅是文档链接。 使用标题作为第一行标记该特性。

快速链接到答案:

参数解包 牙套 链接比较运算符 修饰符 可变默认参数的陷阱/危险 描述符 字典默认的.get值 所以测试 省略切片语法 枚举 其他/ 函数作为iter()参数 生成器表达式 导入该 就地值交换 步进列表 __missing__物品 多行正则表达式 命名字符串格式化 嵌套的列表/生成器推导 运行时的新类型 .pth文件 ROT13编码 正则表达式调试 发送到发电机 交互式解释器中的制表符补全 三元表达式 试着/ / else除外 拆包+打印()函数 与声明


当前回答

可以使用属性使类接口更加严格。

class C(object):
    def __init__(self, foo, bar):
        self.foo = foo # read-write property
        self.bar = bar # simple attribute

    def _set_foo(self, value):
        self._foo = value

    def _get_foo(self):
        return self._foo

    def _del_foo(self):
        del self._foo

    # any of fget, fset, fdel and doc are optional,
    # so you can make a write-only and/or delete-only property.
    foo = property(fget = _get_foo, fset = _set_foo,
                   fdel = _del_foo, doc = 'Hello, I am foo!')

class D(C):
    def _get_foo(self):
        return self._foo * 2

    def _set_foo(self, value):
        self._foo = value / 2

    foo = property(fget = _get_foo, fset = _set_foo,
                   fdel = C.foo.fdel, doc = C.foo.__doc__)

在Python 2.6和3.0中:

class C(object):
    def __init__(self, foo, bar):
        self.foo = foo # read-write property
        self.bar = bar # simple attribute

    @property
    def foo(self):
        '''Hello, I am foo!'''

        return self._foo

    @foo.setter
    def foo(self, value):
        self._foo = value

    @foo.deleter
    def foo(self):
        del self._foo

class D(C):
    @C.foo.getter
    def foo(self):
        return self._foo * 2

    @foo.setter
    def foo(self, value):
        self._foo = value / 2

要了解属性如何工作的更多信息,请参阅描述符。

其他回答

Mapreduce使用map和reduce函数

这样创建一个简单的sumproduct:

def sumprod(x,y):
    return reduce(lambda a,b:a+b, map(lambda a, b: a*b,x,y))

例子:

In [2]: sumprod([1,2,3],[4,5,6])
Out[2]: 32

链接比较操作符:

>>> x = 5
>>> 1 < x < 10
True
>>> 10 < x < 20 
False
>>> x < 10 < x*10 < 100
True
>>> 10 > x <= 9
True
>>> 5 == x > 4
True

如果你认为它在做1 < x,结果是True,然后比较True < 10,这也是True,那么不,这真的不是发生的事情(见最后一个例子)。它实际上转化为1 < x和x < 10,以及x < 10和10 < x*10和x*10 < 100,但是类型更少,每个项只计算一次。

条件赋值

x = 3 if (y == 1) else 2

正如它听起来的那样:“如果y是1,则赋3给x,否则赋2给x”。注意,括号不是必需的,但是为了可读性,我喜欢它们。如果你有更复杂的东西,你也可以把它串起来:

x = 3 if (y == 1) else 2 if (y == -1) else 1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这有点太过分了。

注意,你可以使用if…任何表达式中的Else。例如:

(func1 if y == 1 else func2)(arg1, arg2) 

这里,如果y = 1调用func1,否则调用func2。在这两种情况下,对应的函数将调用参数arg1和arg2。

类似地,以下也成立:

x = (class1 if y == 1 else class2)(arg1, arg2)

其中class1和class2是两个类。

描述符

它们是一大堆核心Python特性背后的魔力。

当您使用点访问来查找成员(例如x.y)时,Python首先在实例字典中查找成员。如果没有找到,则在类字典中查找。如果它在类字典中找到它,并且对象实现了描述符协议,而不是仅仅返回它,Python就会执行它。描述符是任何实现__get__、__set__或__delete__方法的类。

下面是如何使用描述符实现自己的(只读)属性版本:

class Property(object):
    def __init__(self, fget):
        self.fget = fget

    def __get__(self, obj, type):
        if obj is None:
            return self
        return self.fget(obj)

你可以像使用内置属性()一样使用它:

class MyClass(object):
    @Property
    def foo(self):
        return "Foo!"

在Python中,描述符用于实现属性、绑定方法、静态方法、类方法和插槽等。理解它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以前看起来像Python“怪癖”的很多东西是这样的。

Raymond Hettinger有一个很棒的教程,在描述它们方面比我做得更好。

功能的支持。

特别是生成器和生成器表达式。

Ruby使它再次成为主流,但Python也可以做得一样好。在库中不像Ruby中那样普遍,这太糟糕了,但我更喜欢它的语法,它更简单。

因为它们不是那么普遍,我没有看到很多例子来说明它们为什么有用,但它们让我写出了更干净、更高效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