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幂等运算?


当前回答

对于工作流管理器(如Apache workflow),如果管道中的幂等操作失败,系统可以自动重试该任务而不影响系统。即使日志发生了变化,这也很好,因为您可以看到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您的系统可以重试失败的任务,并且不会弄乱管道(例如,每次重试都在表中添加相同的数据)

其他回答

幂等运算即使调用多次也会产生相同状态的结果,前提是传入相同的参数。

相当详细和专业的回答。只是添加了一个简单的定义。

幂等=可重复运行

例如, 如果多次执行Create操作,则不能保证运行时没有错误。 但是如果有一个CreateOrUpdate操作,那么它声明了可重运行性(等幂)。

假设客户端向“IstanceA”服务发出请求,该服务处理请求,将其传递给DB,并在发送响应之前关闭。因为客户端没有看到它被处理,它将重试相同的请求。负载均衡器将请求转发到另一个服务实例“InstanceB”,该服务实例将对相同的DB项进行相同的更改。

我们应该使用幂等符号。当客户端向服务发送请求时,它应该有某种类型的请求id,可以保存在DB中,以显示我们已经执行了请求。如果客户端重试请求,“InstanceB”将检查requestId。由于特定的请求已经被执行,因此它不会对DB项进行任何更改。这种请求叫做幂等请求。因此,我们多次发送相同的请求,但不会做任何更改

如果一个操作执行多次等同于执行一次,那么它就是幂等的。

例如:将音量设置为20。 不管把电视的音量设置多少次为20,最终的结果都是20。即使一个进程执行该操作50/100次或更多,在进程结束时,卷也将为20。

反例:将音量增加1。如果一个进程执行该操作50次,则最终卷将为初始卷+ 50;如果一个进程执行该操作100次,则最终卷将为初始卷+ 100。正如您可以清楚地看到的,最终结果根据执行操作的次数而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运算不是幂等的。

我用粗体突出显示了最终结果。


如果你从编程的角度考虑,假设我有一个操作,其中一个函数f以foo作为输入,f的输出被设为foo。如果在进程结束时(执行此操作50/100次或更多次),我的foo变量保存的值是该操作只执行一次时的值,则该操作是幂等的,否则为NOT。

Foo = <某个随机值,比如-2>

{foo = f(foo)}花括号概括了该操作

如果f返回输入的平方,则运算不是幂等的。因为foo在最后会被(-2)提升到(执行操作次数)的次方

如果f返回输入的绝对值,则操作是幂等的,因为无论执行多少次操作,foo都将是abs(-2)。 这里,最终结果被定义为变量foo的最终值。


在数学意义上,幂等的含义略有不同: F (F (.... F (x))) = F (x) 这里f(x)的输出再次作为输入传递给f,这在编程中并不需要总是这样。

无论调用该操作多少次,结果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