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__str__和__repr_之间有什么区别?


当前回答

优秀的答案已经涵盖了__str__和__repr_之间的差异,对我来说,这归结为前者即使是最终用户也可以阅读,后者对开发人员尽可能有用。考虑到这一点,我发现__repr_的默认实现常常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因为它忽略了对开发人员有用的信息。

出于这个原因,如果我有一个足够简单的__str__,我通常只会尝试通过以下方式来达到两全其美: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0} ({1})'.format(object.__repr__(self), str(self))

其他回答

>>> print(decimal.Decimal(23) / decimal.Decimal("1.05"))
21.90476190476190476190476190
>>> decimal.Decimal(23) / decimal.Decimal("1.05")
Decimal('21.90476190476190476190476190')

当对decimal.decimal(23)/decimal.Ddecimal(“1.05”)的结果调用print()时,将打印原始数字;此输出为字符串形式,可以使用__str__()实现。如果我们简单地输入表达式,我们会得到一个decimal.decimal输出-这个输出是以表示形式的,可以用__repr_()实现。所有Python对象都有两种输出形式。字符串形式设计为人类可读。表示形式被设计为生成输出,如果将其提供给Python解释器,将(在可能的情况下)再现所表示的对象。

优秀的答案已经涵盖了__str__和__repr_之间的差异,对我来说,这归结为前者即使是最终用户也可以阅读,后者对开发人员尽可能有用。考虑到这一点,我发现__repr_的默认实现常常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因为它忽略了对开发人员有用的信息。

出于这个原因,如果我有一个足够简单的__str__,我通常只会尝试通过以下方式来达到两全其美: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0} ({1})'.format(object.__repr__(self), str(self))

摘自《流利的Python》一书:

Python对象的基本要求是提供可用的自身的字符串表示,用于调试和日志记录,另一个用于向最终用户演示。这就是为什么数据模型中存在特殊的方法repr_和str__。

str-从给定对象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

repr-返回对象的规范字符串表示形式。

差异:

str():

使对象可读为最终用户生成输出

repr():

需要复制对象的代码为开发人员生成输出

简而言之,__repr_的目标是明确,__str__是可读。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 import datetime
>>> today = datetime.datetime.now()
>>> str(today)
'2012-03-14 09:21:58.130922'
>>> repr(today)
'datetime.datetime(2012, 3, 14, 9, 21, 58, 130922)'

阅读本文档以了解代表:

repr(对象)返回包含对象的可打印表示形式的字符串。这与转换产生的值相同(相反引号)。有时,作为一个普通的函数。对于许多类型,此函数会尝试返回一个字符串,当传递给eval(),否则表示形式是一个字符串包含对象类型名称的尖括号以及通常包括姓名和对象的地址。类可以控制此函数返回的内容为其实例定义__repr_()方法。

以下是str的文档:

str(对象=“”)返回一个字符串,该字符串包含可打印的对象的表示。对于字符串,这将返回字符串它本身与repr(object)的区别在于str(object)没有始终尝试返回eval()可接受的字符串;它的目标是返回一个可打印的字符串。如果未给定参数,则返回空字符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