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保护我的C/ c++代码不被反汇编和逆向工程破坏。通常情况下,在我的代码中,我绝不会宽恕这种行为;然而,为了各种人的安全,我目前正在研究的协议决不能被检查或理解。

现在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主题,互联网并没有真正的资源来防止逆向工程,而是描述了大量关于如何逆向工程的信息

到目前为止我想到的一些事情是:

Code injection (calling dummy functions before and after actual function calls) Code obfustication (mangles the disassembly of the binary) Write my own startup routines (harder for debuggers to bind to) void startup(); int _start() { startup( ); exit (0) } void startup() { /* code here */ } Runtime check for debuggers (and force exit if detected) Function trampolines void trampoline(void (*fnptr)(), bool ping = false) { if(ping) fnptr(); else trampoline(fnptr, true); } Pointless allocations and deallocations (stack changes a lot) Pointless dummy calls and trampolines (tons of jumping in disassembly output) Tons of casting (for obfuscated disassembly)

我的意思是,这些是我想过的一些事情,但它们都可以在适当的时间框架内由代码分析师解决。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当前回答

最近有一篇论文叫做“程序混淆和一次性程序”。如果你真的想保护你的应用程序。本文主要围绕使用简单通用硬件的理论不可能结果。

如果你负担不起额外的硬件,那么还有另一篇论文,在所有具有相同功能和相同大小的程序中,给出了理论上的最佳可能混淆“On最佳可能混淆”。然而,本文表明,信息理论的最佳可能意味着多项式层次结构的崩溃。

如果这些结果不能满足你的需要,这些论文至少应该给你足够的参考书目引导去查阅相关文献。

更新:一种新的混淆概念,称为不可区分混淆,可以减轻不可能性结果(论文)

其他回答

我不认为任何代码都是牢不可破的,但奖励必须非常棒,才能让人们愿意尝试它。

话虽如此,你还是应该做以下事情:

Use the highest optimization level possible (reverse engineering is not only about getting the assembly sequence, it is also about understanding the code and porting it into a higher-level language such as C). Highly optimized code can be a b---h to follow. Make structures dense by not having larger data types than necessary. Rearrange structure members between official code releases. Rearranged bit fields in structures are also something you can use. You can check for the presence of certain values which shouldn't be changed (a copyright message is an example). If a byte vector contains "vwxyz" you can have another byte vector containing "abcd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The function doing it should not be passed pointers to the vectors but use external pointers defined in other modules as (pseudo-C code) "char *p1=&string1[539];" and "char p2=&string2[-11731];". That way there won't be any pointers pointing exactly at the two strings. In the comparison code you then compare for "(p1-539+i)-*(p2+11731+i)==some value". The cracker will think it is safe to change string1 because no one appears to reference it. Bury the test in some unexpected place.

尝试自己破解汇编代码,看看哪些是容易的,哪些是困难的。您可以尝试一些想法,使代码更难进行反向工程,并使调试更加困难。

最近有一篇论文叫做“程序混淆和一次性程序”。如果你真的想保护你的应用程序。本文主要围绕使用简单通用硬件的理论不可能结果。

如果你负担不起额外的硬件,那么还有另一篇论文,在所有具有相同功能和相同大小的程序中,给出了理论上的最佳可能混淆“On最佳可能混淆”。然而,本文表明,信息理论的最佳可能意味着多项式层次结构的崩溃。

如果这些结果不能满足你的需要,这些论文至少应该给你足够的参考书目引导去查阅相关文献。

更新:一种新的混淆概念,称为不可区分混淆,可以减轻不可能性结果(论文)

为了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你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有没有可能“新用户”不愿意花钱而是使用你的软件? 现有客户是否有可能需要比他们拥有的更多的许可证? 潜在用户愿意支付多少钱? 你想按用户/并发用户/工作站/公司发放许可证吗? 你的软件需要培训/定制才能有用吗?

如果问题5的答案是“是”,那么就不用担心非法拷贝。反正也没用。

如果问题1的答案是“是”,那么首先考虑定价问题(见问题3)。

如果你回答问题2“是”,那么“按使用付费”模式可能会 适合你。

从我的经验来看,按使用付费+定制和培训是最好的保护 为您的软件,因为:

新用户被定价模式所吸引(很少使用->很少付费) 几乎没有“匿名用户”,因为他们需要培训和定制。 没有软件限制会吓跑潜在客户。 现有客户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 由于长期的业务关系,您可以从客户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发展反馈。

在您考虑引入DRM或混淆之前,您可能会考虑这些要点,以及它们是否适用于您的软件。

使代码难以进行逆向工程称为代码混淆。

你提到的大多数技术都很容易解决。他们专注于添加一些无用的代码。但是无用的代码很容易被发现和删除,留下一个干净的程序。

为了有效地混淆,您需要使程序的行为依赖于正在执行的无用部分。例如,与其这样做:

a = useless_computation();
a = 42;

这样做:

a = complicated_computation_that_uses_many_inputs_but_always_returns_42();

或者不这样做:

if (running_under_a_debugger()) abort();
a = 42;

这样做(其中running_under_a_debugger不应该很容易被识别为测试代码是否在调试器下运行的函数-它应该将有用的计算与调试器检测混合在一起):

a = 42 - running_under_a_debugger();

有效的混淆并不是仅仅在编译阶段就能做到的。编译器能做的,反编译器也能做。当然,您可以增加反编译器的负担,但这不会有太大的帮助。有效的混淆技术,就其存在而言,包括从第一天开始编写混淆的源代码。让你的代码自修改。你的代码中充斥着从大量输入中得到的计算跳跃。例如,而不是简单的调用

some_function();

这样做,你碰巧知道some_data_structure中精确的位的预期布局:

goto (md5sum(&some_data_structure, 42) & 0xffffffff) + MAGIC_CONSTANT;

如果你认真对待混淆,那就在你的计划中增加几个月的时间;混淆视听代价不菲。请务必考虑到,到目前为止,避免人们对您的代码进行逆向工程的最好方法是使其无用,这样他们就不会费心了。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考虑:如果对他们来说价值大于成本,他们就会逆向工程;但提高他们的成本也会大大提高你的成本,所以尽量降低他们的价值。

既然我已经告诉过你,混淆是困难和昂贵的,我要告诉你,无论如何,它不适合你。你写

目前我正在研究的协议绝不能被检查或理解,为了各种人的安全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是通过默默无闻来保证安全的,而默默无闻的记录非常糟糕。如果协议的安全性依赖于人们不知道协议,那么你已经输了。

推荐阅读:

安全圣经:Ross Anderson的《安全工程》 混淆的圣经:由Christian Collberg和Jasvir Nagra开发的Surreptitious软件

与大多数人所说的相反,基于他们的直觉和个人经验,我不认为密码安全的程序混淆通常被证明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个完美混淆的程序语句的例子,以证明我的观点:

printf("1677741794\n");

人们永远猜不到它真正的作用是什么

printf("%d\n", 0xBAADF00D ^ 0xDEADBEEF);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篇有趣的论文,它证明了一些不可能的结果。它叫做“关于混淆程序的(Im)可能性”。

尽管这篇论文确实证明了使程序与它实现的函数不可区分的混淆是不可能的,但以某种较弱的方式定义的混淆仍然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