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经验,它们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令人惊讶的副作用,并且很难调试(特别是当一个触发器触发另一个触发器时)。通常情况下,开发人员甚至不会考虑是否存在触发因素。
另一方面,如果每次在数据库中创建新FOO时都必须执行逻辑,那么将其放在FOO表上的插入触发器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
我们唯一使用触发器的时候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比如设置一行的修改日期字段。
我正在努力弄清楚触发器是否有必要,并感谢任何建议。如果它们是必要的,在实施它们时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根据我的经验,它们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令人惊讶的副作用,并且很难调试(特别是当一个触发器触发另一个触发器时)。通常情况下,开发人员甚至不会考虑是否存在触发因素。
另一方面,如果每次在数据库中创建新FOO时都必须执行逻辑,那么将其放在FOO表上的插入触发器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
我们唯一使用触发器的时候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比如设置一行的修改日期字段。
我正在努力弄清楚触发器是否有必要,并感谢任何建议。如果它们是必要的,在实施它们时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当前回答
事实上,触发器经常被滥用。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甚至不需要它们。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一定是坏事。
我想到的一个触发器很有用的场景是,当你有一个遗留应用程序,你没有源代码,也没有办法改变它。
其他回答
如果有副作用,那就是故意造成的问题。 在一些数据库系统中,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设置一个自增字段,即主键ID字段。
不是邪恶的。它们实际上简化了事情
1.记录/审计对记录甚至数据库模式的更改
您可以在ALTER TABLE上设置一个触发器,用于回滚生产环境中的更改。这应该可以防止任何意外的表修改。
2.跨多个数据库强制执行引用完整性(主键/外键关系等)
不,其实这是个好主意。如果你的特定触发器有问题,那么你做得不对,但这通常意味着你的实现有问题,而不是触发器本身的概念:-)。
我们经常使用触发器,因为它将特定于dbms的活动置于其所属数据库的控制之下。DBMS的用户不应该担心这类事情。数据的完整性取决于数据库本身,而不是使用它的应用程序或用户。如果数据库中没有约束、触发器和其他特性,执行规则的任务就留给了应用程序,只需要一个流氓或有bug的应用程序/用户就可以破坏数据。
例如,如果没有触发器,像自动生成列这样奇妙的东西就不存在了,在选择它们时,您必须在每行上处理一个函数。这可能会降低DBMS的性能,在插入/更新时创建自动生成的列要好得多,因为只有在插入/更新时才会更改列。
此外,缺乏触发器将阻止在DBMS中强制执行数据规则,例如预先触发器,以确保列具有特定的格式。注意,这与数据完整性规则不同,后者通常只是外键查找。
在高层次上,触发器有两个用例1
1)让事情“自动地”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触发器会产生副作用,它们会以超出预期的方式改变数据,因为执行了(原语)操作符insert、update或delete并导致触发器触发。
这里的普遍共识是,触发器确实有害。因为它们改变了INSERT、UPDATE或DELETE语句的众所周知的语义。更改这三个原语SQL操作符的语义将会对其他开发人员造成不利影响,这些开发人员将来需要对数据库表进行操作,而这些表在使用SQL原语操作时不再以预期的方式运行。
2)执行数据完整性规则,而不是我们可以声明式处理的规则(使用CHECK, PRIMARY KEY, UNIQUE KEY和外键)。在这个用例中,所有触发器所做的就是查询(SELECT)数据,以验证由INSERT/UPDATE/DELETE所做的更改是否被允许。就像声明性约束对我们的作用一样。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发人员)才编写了实施程序。
对于后一种用例,使用触发器是无害的。
我的博客地址是:http://harmfultriggers.blogspot.com
触发器的主要问题是
它们是完全全局的——无论表活动的上下文是什么,它们都适用; 他们是隐秘的;你很容易忘记他们的存在,直到他们用意想不到的(非常神秘的)后果伤害了你。
这只是意味着它们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谨慎使用;在我的经验中,这仅限于关系完整性问题(有时比您可以声明的粒度更细);而且通常不是出于商业或交易目的。YM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