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nge(1,11)

给你

[1,2,3,4,5,6,7,8,9,10]

为什么不是1-11?

他们是随机决定这样做的,还是有一些我没有看到的价值?


当前回答

虽然这里有一些有用的算法解释,但我认为它可能有助于添加一些简单的“现实生活”推理,以解释为什么它是这样工作的,在向年轻的新人介绍这个主题时,我发现这很有用:

对于像“range(1,10)”这样的东西,可能会因为认为参数对代表“开始和结束”而产生混淆。

它实际上是开始和“停止”。

现在,如果它是“end”值,那么是的,您可能会期望该数字将作为序列中的最后一项包含在内。但这并不是“结束”。

其他人错误地称该参数为“count”,因为如果你只使用“range(n)”,那么它当然会迭代“n”次。当添加start参数时,这种逻辑就失效了。

所以关键是要记住它的名字:“stop”。 这意味着当到达这个点时,迭代将立即停止。在那之后就没有了。

因此,虽然“start”确实表示要包含的第一个值,但在达到“stop”值时,它会“中断”,而不是在停止之前继续处理“那个值”。

我在向孩子们解释这一点时用的一个比喻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比孩子们表现得更好!它不会在它应该停止的时候停止——它会在没有完成它正在做的事情之前立即停止。(他们得到了这个;))

再打个比方——当你开车时,你没有经过停车/让行/让行的标志,结果它就坐在你车旁边或后面了。从技术上讲,当你停下来时,你还没有到达它。它不包括在“你旅途中经过的东西”中。

我希望其中一些有助于向Pythonitos/Pythonitas解释!

其他回答

它对于分割范围也很有用;Range (a,b)可以分为Range (a, x)和Range (x, b),而包含Range则可以写成x-1或x+1。虽然您很少需要分割范围,但您确实倾向于经常分割列表,这是切片列表l[a:b]包括第a个元素而不包括第b个元素的原因之一。那么range具有相同的属性会使它很好地一致。

专属范围确实有一些好处:

首先,对于长度为n的列表,范围(0,n)中的每个项都是有效的索引。

同样,range(0,n)的长度为n,而不是包含range的长度为n+1。

考虑代码

for i in range(10):
    print "You'll see this 10 times", i

这个想法是,你得到一个长度为y-x的列表,你可以(如上所述)迭代。

仔细阅读python文档的范围——他们认为for-loop迭代是主要的用例。

python中的范围(n)返回从0到n-1。分别为(1,n)从1到n-1。 所以,如果你想省略第一个值,同时得到最后一个值(n),你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简单地做到这一点。

for i in range(1, n + 1):
        print(i) #prints from 1 to n

只是在很多情况下更方便推理。

基本上,我们可以把范围看作起点和终点之间的间隔。如果start <= end,则它们之间的间隔长度为end - start。如果len实际上被定义为长度,你会得到:

len(range(start, end)) == start - end

但是,我们计算范围中包含的整数,而不是测量间隔的长度。为了保持上述性质为真,我们应该包括其中一个端点并排除另一个端点。

添加step参数就像引入一个长度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期望

len(range(start, end, step)) == (start - end) / step

的长度。要得到计数,只需使用整数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