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F-8和ISO-8859-1有什么区别?


当前回答

我研究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从这个角度,他们在什么方面是兼容的。Latin1字符集(iso-8859) 100%兼容存储在utf8数据存储中。所有ascii和扩展ascii字符将存储为单字节。

反之,从utf8到Latin1字符集可能工作,也可能不工作。如果有任何2字节字符(超出扩展ascii 255的字符),它们将不会存储在Latin1数据存储中。

其他回答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unicode和ascii编码都无法读取的文件,因为其中有一个字节0xc0,似乎可以被iso-8859-1正确读取。需要注意的是,文件中当然不应该包含unicode字符。

UTF-8是一种多字节编码,可以表示任何Unicode字符。ISO 8859-1是一种单字节编码,可以表示Unicode的前256个字符。两者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编码ASCII。

维基百科解释得很好:UTF-8 vs Latin-1 (ISO-8859-1)。前者为变长编码,后者为单字节定长编码。 Latin-1只编码Unicode字符集的前256个码位,而UTF-8可用于编码所有码位。在物理编码级别,只有码点0 - 127编码相同;编码点128 - 255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UTF-8时会变成2字节序列,而使用Latin-1时会变成单字节序列。

我研究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从这个角度,他们在什么方面是兼容的。Latin1字符集(iso-8859) 100%兼容存储在utf8数据存储中。所有ascii和扩展ascii字符将存储为单字节。

反之,从utf8到Latin1字符集可能工作,也可能不工作。如果有任何2字节字符(超出扩展ascii 255的字符),它们将不会存储在Latin1数据存储中。

ASCII: 7位。128码位。 iso -8859- 1:8位。256个码位。 UTF-8: 8-32位(1-4字节)。1,112,064个代码点。

ISO-8859-1和UTF-8都与ASCII向后兼容,但UTF-8与ISO-8859-1不向后兼容:

#!/usr/bin/env python3

c = chr(0xa9)
print(c)
print(c.encode('utf-8'))
print(c.encode('iso-8859-1'))

输出:

©
b'\xc2\xa9'
b'\x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