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一次工作面试中被问到这个问题。我诚实地说,我知道符号链接的行为和如何创建一个,但不了解硬链接的使用,以及它与符号链接的区别。


当前回答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硬链接和符号链接之间的区别。指向文件的硬链接将指向存储文件的位置,或者指向该文件的inode。符号链接将指向实际文件本身。

因此,如果我们有一个名为“a”的文件,并创建一个硬链接“b”和一个符号链接“c”,它们都指向文件“a”:

echo "111" > a
ln a b
ln -s a c

“a”,“b”和“c”的输出将是:

cat a --> 111
cat b --> 111
cat c --> 111

现在让我们删除文件“a”,看看“a”,“b”和“c”的输出会发生什么:

rm a
cat a -->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cat b --> 111
cat c -->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文件“c”指向文件“a”本身,如果文件“a”被删除,那么文件“c”将没有什么可指向的,实际上它也被删除了。

但是,文件“b”指向文件“a”的存储位置或inode。因此,如果文件“a”被删除,那么它将不再指向inode,但由于文件“b”被删除,inode将继续存储属于“a”的任何内容,直到不再有硬链接指向它。

其他回答

我对使用的两点看法:

软链接可以用来缩短长路径名,例如:

ln -s /long/folder/name/on/long/path/file.txt /short/file.txt

对/short/file.txt所做的更改将应用于原始文件。

硬链接可以用来移动大文件:

$ ls -lh /myapp/dev/
total 10G
-rw-r--r-- 2 root root 10G May 22 12:09 application.bin

ln /myapp/dev/application.bin /myapp/prd/application.bin

即时复制到不同的文件夹,原始文件(在/myapp/dev上)可以移动或删除,而不会触及/myapp/prd上的文件

加上以上所有答案,查找硬链接和软链接文件的差异可以理解为:

在当前目录中有一个文件f6,还有一个名为t2的目录。

名为f1和。/t2/f2的文件是到f6的符号链接。

f7和。/t2/f8文件是f6的硬链接。

要找到软链接和硬链接,我们可以使用:

$ find -L . -samefile f6 

> ./f1
> ./f6
> ./f7
> ./t2/f2
> ./t2/f8

找到硬链接,我们可以使用:

$ find . -xdev -samefile f6

> ./f6
> ./f7
> ./t2/f8

因为硬链接可以在同一个文件系统上创建,所以我们可以在同一个文件系统/挂载点中搜索所有没有使用-L选项的硬链接(使用-xdev选项)。它节省了不必要的搜索到不同的挂载点。

所以搜索硬链接比搜索软链接快一些(如果我错了或不清楚,请纠正)。

在这个答案中,当我说文件时,我指的是内存中的位置

所有保存的数据都使用称为inode的数据结构存储在内存中,每个inode都有一个inodennumber。inode号用于访问inode。到文件的所有硬链接可能有不同的名称,但共享相同的inode号。因为所有的硬链接都有相同的inodennumber(访问相同的inode),所以它们都指向相同的物理内存。

符号链接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因为它也是一个文件,它将有一个文件名和一个inode号。如上所述,inode号访问指向数据的inode。现在,符号链接的特殊之处在于,符号链接中的inodennumbers访问那些指向另一个文件的“路径”的inode。更具体地说,符号链接中的inode号访问指向另一个硬链接的inode。

当我们在GUI中移动、复制、删除文件时,我们使用的是文件的硬链接,而不是物理内存。当我们删除一个文件时,我们正在删除该文件的硬链接。我们并没有清除物理内存。如果文件的所有硬链接都被删除,那么将无法访问存储的数据,尽管它可能仍然存在于内存中

当原始文件被移动时,硬链接非常有用。例如,将文件从/bin移动到/usr/bin或/usr/local/bin。到/bin中文件的任何符号链接都将被破坏,但是硬链接(直接到文件的inode的链接)不会关心。

硬链接可能占用更少的磁盘空间,因为它们只占用一个目录条目,而符号链接需要自己的inode来存储它所指向的名称。

Hard links also take less time to resolve - symlinks can point to other symlinks that are in symlinked directories. And some of these could be on NFS or other high-latency file systems, and so could result in network traffic to resolve. Hard links, being always on the same file system, are always resolved in a single look-up, and never involve network latency (if it's a hardlink on an NFS filesystem, the NFS server would do the resolution, and it would be invisible to the client system). Sometimes this is important. Not for me, but I can imagine high-performance systems where this might be important.

I also think things like mmap(2) and even open(2) use the same functionality as hardlinks to keep a file's inode active so that even if the file gets unlink(2)ed, the inode remains to allow the process continued access, and only once the process closes it does the file really go away. This allows for much safer temporary files (if you can get the open and unlink to happen atomically, which there may be a POSIX API for that I'm not remembering, then you really have a safe temporary file) where you can read/write your data without anyone being able to access it. Well, that was true before /proc gave everyone the ability to look at your file descriptors, but that's another story.

说到这里,恢复一个在进程a中打开,但在文件系统中未链接的文件需要使用硬链接来重新创建inode链接,这样当打开该文件的进程关闭或离开时,该文件不会消失。

我推荐你们去维基百科:

符号链接 硬链接

以下几点:

与硬链接不同,符号链接可以跨文件系统(大多数情况下)。 符号链接可以指向目录。 硬链接指向一个文件,并允许您使用多个名称引用同一个文件。 只要至少有一个链接,数据就仍然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