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理解:

解释型语言是一种高级语言,由解释器(将高级语言转换为机器代码并执行的程序)运行并执行;它每次处理一点点程序。

编译语言是一种高级语言,其代码首先由编译器(将高级语言转换为机器代码的程序)转换为机器代码,然后由执行器(另一个运行代码的程序)执行。

如果我的定义错了,请指正。

现在回到Python,我对此有点困惑。你知道Python是一种解释性语言,但它被解释为一些中间代码(如字节码或IL),而不是机器代码。那么,哪个程序执行IM代码呢?请帮助我了解Python脚本是如何处理和运行的。


当前回答

这似乎是语义上的问题。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推断编译的结果通常是机器代码。考虑到这一点,我对自己说,python是没有编译的。不过我可能错了,因为compile实际上意味着转换到较低级别,所以从源代码转换到字节码也是编译。

其他回答

这真的取决于所使用的语言的实现!不过,在任何实现中都有一个常见的步骤:您的代码首先被编译(翻译)为中间代码——介于您的代码和机器(二进制)代码之间的东西——称为字节码(存储在.pyc文件中)。注意,这是一个一次性步骤,除非修改代码,否则不会重复。

这个字节码在每次运行程序时都会被执行。怎么做?当我们运行程序时,这个字节码(在.pyc文件中)作为输入传递给虚拟机(VM)1——允许我们的程序被执行的运行时引擎——由虚拟机执行。

根据语言实现,VM将解释字节码(在CPython2实现的情况下)或JIT-compile3字节码(在PyPy4实现的情况下)。

注:

计算机系统的模拟

2字节码解释器;该语言的参考实现,用C和Python编写,使用最广泛

在程序执行期间(在运行时)进行的3个编译

4字节码JIT编译器;CPython的替代实现,用RPython (Restricted Python)编写——通常比CPython运行得更快

如果(你懂Java) { Python代码像java一样被转换成字节码。 每次您尝试访问该字节码时,都会再次执行它。 }其他{ Python代码最初被翻译成一种叫做字节码的东西 接近机器语言,但不是真正的机器代码 因此,每次我们访问或运行它时,字节码都会再次执行 }

答案取决于使用的是哪种python实现。如果你正在使用CPython (python的标准实现)或Jython(用于与java编程语言集成),它首先被翻译成字节码,并根据你正在使用的python实现,这个字节码被定向到相应的虚拟机进行解释。PVM (Python虚拟机)用于CPython, JVM (Java虚拟机)用于Jython。

但假设你使用的是PyPy,这是另一个标准的CPython实现。它将使用即时编译器。

这似乎是语义上的问题。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推断编译的结果通常是机器代码。考虑到这一点,我对自己说,python是没有编译的。不过我可能错了,因为compile实际上意味着转换到较低级别,所以从源代码转换到字节码也是编译。

Python(解释器)被编译。

证明:它甚至不会编译你的代码,如果它包含语法错误。

示例1:

print("This should print") 
a = 9/0 

输出:

This should print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py", line 2, in <module>
    a = 9/0
ZeroDivisionError: integer division or modulo by zero

代码编译成功。第一行执行(打印),第二行抛出ZeroDivisionError(运行时错误)。

示例2:

print("This should not print")
/0         

输出:

  File "p.py", line 2
    /0
    ^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结论:如果代码文件包含SyntaxError,编译失败时什么都不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