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中,IoC / DI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实践,广泛应用于web应用程序、几乎所有可用的框架和Java EE中。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大型的Python web应用程序,但除了Zope(我听说它的编码真的很糟糕)之外,IoC在Python世界中似乎并不常见。(如果你认为我是错的,请举一些例子)。

当然,有一些流行的Java IoC框架的克隆可用于Python,例如springpython。但它们似乎都没有被实际使用。至少,我从来没有碰到过Django或sqlalchemy+<插入您最喜欢的wsgi工具箱在这里>的基于web应用程序使用类似的东西。

在我看来,IoC有合理的优势,可以很容易地取代django-default-user-model,但在Python中广泛使用接口类和IoC看起来有点奇怪,而且不»pythonic«。但是也许有人有更好的解释,为什么IoC在Python中没有被广泛使用。


当前回答

IoC/DI是一个设计概念,但不幸的是,它经常被认为是一个适用于某些语言(或类型系统)的概念。我希望看到依赖注入容器在Python中变得更加流行。有Spring,但它是一个超级框架,似乎是Java概念的直接移植,没有太多考虑“Python方式”。

鉴于Python 3中的注释,我决定尝试一个功能齐全但简单的依赖注入容器:https://github.com/zsims/dic。它基于。net依赖注入容器的一些概念(如果你曾经在那个领域玩过,IMO是很棒的),但与Python概念发生了变化。

其他回答

在我看来,像依赖注入这样的事情是僵化和过于复杂的框架的症状。当代码主体变得过于沉重而难以更改时,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选择其中的一小部分,为它们定义接口,然后允许人们通过插入这些接口的对象来改变行为。这很好,但最好在一开始就避免这种复杂性。

这也是静态类型语言的症状。当您必须表达抽象的唯一工具是继承时,那么您几乎到处都在使用继承。话虽如此,c++与之非常相似,但从未像Java开发人员那样对构建器和接口着迷。人们很容易以编写太多泛型代码为代价,实现灵活和可扩展的梦想,而这些代码几乎没有真正的好处。我认为这是文化问题。

通常我认为Python人习惯于为工作选择正确的工具,这是一个连贯而简单的整体,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工具(带有一千种可能的插件),它可以做任何事情,但提供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可能配置排列。在必要的地方仍然有可互换的部分,但由于duck-typing的灵活性和语言的相对简单性,不需要定义固定接口的大形式主义。

IoC容器主要使用**kwarg来“模仿”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kwargs):
        print(kwargs)

Class B:
    pass

Class C:
    pass

Ainstance = A(b=B, c=C)

Haven't used Python in several years, but I would say that it has more to do with it being a dynamically typed language than anything else. For a simple example, in Java, if I wanted to test that something wrote to standard out appropriately I could use DI and pass in any PrintStream to capture the text being written and verify it. When I'm working in Ruby, however, I can dynamically replace the 'puts' method on STDOUT to do the verify, leaving DI completely out of the picture. If the only reason I'm creating an abstraction is to test the class that's using it (think File system operations or the clock in Java) then DI/IoC creates unnecessary complexity in the solution.

Django很好地利用了反转控制。例如,由配置文件选择数据库服务器,然后框架向数据库客户机提供适当的数据库包装器实例。

区别在于Python有第一类类型。数据类型(包括类)本身就是对象。如果您想要使用特定的类,只需命名类即可。例如:

if config_dbms_name == 'postgresql':
    import psycopg
    self.database_interface = psycopg
elif config_dbms_name == 'mysql':
    ...

之后的代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建数据库接口:

my_db_connection = self.database_interface()
# Do stuff with database.

与Java和c++需要的样板工厂函数不同,Python只需要一两行普通代码就可以完成。这就是函数式编程与命令式编程的优势所在。

IoC/DI是一个设计概念,但不幸的是,它经常被认为是一个适用于某些语言(或类型系统)的概念。我希望看到依赖注入容器在Python中变得更加流行。有Spring,但它是一个超级框架,似乎是Java概念的直接移植,没有太多考虑“Python方式”。

鉴于Python 3中的注释,我决定尝试一个功能齐全但简单的依赖注入容器:https://github.com/zsims/dic。它基于。net依赖注入容器的一些概念(如果你曾经在那个领域玩过,IMO是很棒的),但与Python概念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