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您为用户/9运行一个GET请求,但没有id为#9的用户。 哪个是最佳响应码?
200好了 202年接受 204无内容 400错误请求 404未找到
例如,您为用户/9运行一个GET请求,但没有id为#9的用户。 哪个是最佳响应码?
200好了 202年接受 204无内容 400错误请求 404未找到
当前回答
如果期望资源存在,但它可能是空的,我认为它可能更容易得到一个200 OK的表示,表明这个东西是空的。
因此,我宁愿让/things返回一个带有{"Items":[]}的200 OK,而不是一个没有任何内容的204,因为这样,一个包含0项的集合可以被视为一个包含一个或多个项目的集合。
我将把204 No Content留给put和delete,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真的没有有用的表示。
在/thing/9不存在的情况下,404是合适的。
其他回答
204号更合适。特别是当你有一个警报系统来确保你的网站是安全的,404在这种情况下会引起混乱,因为你不知道一些404警报是后端错误或正常的请求,但响应为空。
在以前的项目中,我使用了404。如果没有用户9,则没有找到对象。因此404 Not Found是合适的。
如果对象存在,但没有数据,则为204 no Content。我认为在你的例子中,这个物体并不存在。
正如许多人所说的,404会误导客户端,如果请求uri不存在,或者请求的uri不能获取请求的资源,它不允许客户端进行区分。
200状态被期望包含资源数据——所以它不是正确的选择。 204状态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不应该用作GET请求的响应。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其他现有状态都不适用。
我看到这个话题在很多地方被反复讨论。对我来说,很明显,要消除围绕这个话题的困惑,就需要一个专门的成功状态。比如“209 -没有资源显示”。
这将是一个2xx状态,因为找不到ID不应该被认为是客户端错误(如果客户端知道服务器DB中的所有内容,它们就不需要向服务器询问任何事情,不是吗?)这个专用状态将解决所有与使用其他状态争论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我如何让RFC接受这个标准?
根据RFC7231 -第59页(https://www.rfc-editor.org/rfc/rfc7231#page-59) 404状态码响应的定义是:
6.5.4. 404 Not Found The 404 (Not Found) status code indicates that the origin server did not find a current representation for the target resource or is not willing to disclose that one exists. A 404 status code does not indicate whether this lack of representation is temporary or permanent; the 410 (Gone) status code is preferred over 404 if the origin server knows, presumably through some configurable means, that the condition is likely to be permanent. A 404 response is cacheable by default; i.e.,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by the method definition or explicit cache controls (see Section 4.2.2 of [RFC7234]).
而引起质疑的主要是上述语境中对资源的定义。 根据同一个RFC(7231), resource的定义是:
Resources: The target of an HTTP request is called a "resource". HTTP does not limit the nature of a resource; it merely defines an interface that might be used to interact with resources. Each resource is identified by a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URI), as described in Section 2.7 of [RFC7230]. When a client constructs an HTTP/1.1 request message, it sends the target URI in one of various forms, as defined in (Section 5.3 of [RFC7230]). When a request is received, the server reconstructs an effective request URI for the target resource (Section 5.5 of [RFC7230]). One design goal of HTTP is to separate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from request semantics, which is made possible by vesting the request semantics in the request method (Section 4) and a few request-modifying header fields (Section 5). If there is a conflict between the method semantics and any semantic implied by the URI itself, as described in Section 4.2.1, the method semantics take precedence.
所以在我的理解中,404状态代码不应该用于成功的GET请求,结果为空。(例如:一个没有特定过滤器结果的列表)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两种范式之间的紧张关系。
在HTTP和REST中,URL标识一个资源,该用户/9资源包括9。因此HTTP应该返回404—未找到。这就是RESTful的定义。之后,你可以PUT user/9,然后当你得到下一次,你得到数据。这就是HTTP和REST的设计方式。
在HTTP级别,如果你不想要404,一个更好的URL会是user?Id =9,那么用户部分将被找到,函数可以进行自己的处理并返回它自己的“未找到”通知。
然而,为了方便指定api,使用user/9格式“更好”。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困境:这个请求是通过HTTP发出的,(固执的)正确的HTTP答案是404;但是从API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框架可能不能很好地处理404,他们想要200 +一个“not found”有效负载(204对许多框架来说也可能是问题)。
这种将API放在已经定义的协议(HTTP)之上的做法导致了这种紧张。当设计成一个真正的RESTful API时(并且正确地处理404错误),这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您认为user/9应该返回200 +“not found”,那么您使用user作为RPC端点,然后在URL的其余部分编码参数。我认为这是一种糟糕的设计,与RESTful规范相反,并且完全理解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如果你控制了两端,考虑到你的服务器和客户端框架的限制,就做那些有效的事情。
(想想在用户/9上执行HEAD请求的后果——你不能在响应中提供任何内容。200将表明用户/9确实存在,而404将(正确地)表明它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