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一些浏览器(特别是Firefox和Opera)非常热衷于使用.css和.js文件的缓存副本,甚至在浏览器会话之间。当您更新其中一个文件时,这会导致一个问题,但用户的浏览器会继续使用缓存的副本。
当文件发生更改时,强迫用户浏览器重新加载文件的最优雅的方法是什么?
理想情况下,该解决方案不会强制浏览器在每次访问页面时重新加载文件。
我发现John Millikin和da5id的建议很有用。这有一个专门的术语:自动版本控制。
我在下面发布了一个新的答案,这是我最初的解决方案和约翰的建议的结合。
SCdF建议的另一个想法是将伪查询字符串附加到文件中。(一些自动使用时间戳作为伪查询字符串的Python代码是由pi..提交的)
然而,关于浏览器是否缓存带有查询字符串的文件还存在一些讨论。(请记住,我们希望浏览器缓存该文件并在以后的访问中使用它。我们只希望它在文件更改时再次获取该文件。)
我最近用Python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是代码(它应该很容易被其他语言采用):
def import_tag(pattern, name, **kw):
if name[0] == "/":
name = name[1:]
# Additional HTML attributes
attrs = ' '.join(['%s="%s"' % item for item in kw.items()])
try:
# Get the files modification time
mtime = os.stat(os.path.join('/documentroot', name)).st_mtime
include = "%s?%d" % (name, mtime)
# This is the same as sprintf(pattern, attrs, include) in other
# languages
return pattern % (attrs, include)
except:
# In case of error return the include without the added query
# parameter.
return pattern % (attrs, name)
def script(name, **kw):
return import_tag('<script %s src="/%s"></script>', name, **kw)
def stylesheet(name, **kw):
return import_tag('<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s href="/%s">', name, **kw)
这段代码基本上是将文件时间戳作为查询参数附加到URL。下面函数的调用
script("/main.css")
会导致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main.css?1221842734">
当然,这样做的好处是您不必再次更改HTML内容,因为更改CSS文件将自动触发缓存失效。它工作得很好,开销也不明显。
这是一个纯JavaScript解决方案
(function(){
// Match this timestamp with the release of your code
var lastVersioning = Date.UTC(2014, 11, 20, 2, 15, 10);
var lastCacheDateTime = localStorage.getItem('lastCacheDatetime');
if(lastCacheDateTime){
if(lastVersioning > lastCacheDateTime){
var reload = true;
}
}
localStorage.setItem('lastCacheDatetime', Date.now());
if(reload){
location.reload(true);
}
})();
上面将查找用户最后一次访问您的站点的时间。如果最后一次访问是在发布新代码之前,它使用location.reload(true)强制从服务器刷新页面。
我通常把这作为<head>中的第一个脚本,因此它在任何其他内容加载之前进行评估。如果需要重新加载,用户很难注意到。
我使用本地存储来存储浏览器上最后一次访问的时间戳,但是如果您希望支持旧版本的IE,您可以添加cookie。
下面是我基于Bash脚本的缓存破坏解决方案:
我假设在index.html文件中引用了CSS和JavaScript文件
在index.html中为.js和.css添加时间戳作为参数,如下所示(仅限一次)
用上面的时间戳创建一个timestamp.txt文件。
在对.css或.js文件进行任何更新后,只需运行下面的.sh脚本
带时间戳的.js和.css index.html示例条目:
<link rel="stylesheet" href="bla_bla.css?v=my_timestamp">
<script src="scripts/bla_bla.js?v=my_timestamp"></script>
文件timestamp.txt应该只包含相同的时间戳'my_timestamp'(稍后将被脚本搜索并替换)
最后这里是脚本(让我们称之为cache_buster.sh:D)
old_timestamp=$(cat timestamp.txt)
current_timestamp=$(date +%s)
sed -i -e "s/$old_timestamp/$current_timestamp/g" index.html
echo "$current_timestamp" >timestamp.txt
(Visual Studio Code用户)你可以把这个脚本放在一个钩子中,这样每次文件保存在你的工作空间时它都会被调用。
如果你添加session-id作为JavaScript/CSS文件的伪参数,你可以强制“会话范围缓存”:
<link rel="stylesheet" src="myStyles.css?ABCDEF12345sessionID"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myCode.js?ABCDEF12345sessionID"></script>
如果需要版本级缓存,可以添加一些代码来打印文件日期或类似内容。如果您正在使用Java,您可以使用自定义标记以一种优雅的方式生成链接。
<link rel="stylesheet" src="myStyles.css?20080922_1020"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myCode.js?20080922_1120"></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