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切片表示法是如何工作的?也就是说:当我编写[x:y:z]、a[:]、a]::2]等代码时,我如何理解哪些元素最终会出现在切片中?请在适当的地方附上参考资料。


另请参见:为什么切片和范围上限是互斥的?


当前回答

切片规则如下:

[lower bound : upper bound : step size]

I-将上限和下限转换为公共符号。

II-然后检查步长是正值还是负值。

(i) 如果步长为正值,则上限应大于下限,否则将打印空字符串。例如:

s="Welcome"
s1=s[0:3:1]
print(s1)

输出:

Wel

但是,如果我们运行以下代码:

s="Welcome"
s1=s[3:0:1]
print(s1)

它将返回一个空字符串。

(ii)如果步长为负值,则上限应小于下限,否则将打印空字符串。例如:

s="Welcome"
s1=s[3:0:-1]
print(s1)

输出:

cle

但如果我们运行以下代码:

s="Welcome"
s1=s[0:5:-1]
print(s1)

输出将为空字符串。

因此,在代码中:

str = 'abcd'
l = len(str)
str2 = str[l-1:0:-1]    #str[3:0:-1] 
print(str2)
str2 = str[l-1:-1:-1]    #str[3:-1:-1]
print(str2)

在第一个str2=str[l-1:0:-1]中,上限小于下限,因此打印dcb。

然而,在str2=str[l-1:-1:-1]中,上限不小于下限(将下限转换为负值,即-1:因为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是-1和3)。

其他回答

我发现更容易记住它是如何工作的,然后我可以找出任何特定的开始/停止/步骤组合。

首先了解range()是很有启发性的:

def range(start=0, stop, step=1):  # Illegal syntax, but that's the effect
    i = start
    while (i < stop if step > 0 else i > stop):
        yield i
        i += step

从起点开始,一步一步递增,不要到达终点。非常简单。

关于消极步骤,需要记住的一点是,停止总是被排除的终点,无论它是高还是低。如果您希望相同的切片以相反的顺序进行,则单独进行反转会更为简单:例如,“abcde”[1:-2][::-1]从左侧切下一个字符,从右侧切下两个字符,然后反转。(另请参见reversed()。)

序列切片是相同的,只是它首先规范了负索引,并且它永远不能超出序列:

TODO:当abs(step)>1时,下面的代码出现了一个错误:“从不超出序列”;我认为我修补了它是正确的,但很难理解。

def this_is_how_slicing_works(seq, start=None, stop=None, step=1):
    if start is None:
        start = (0 if step > 0 else len(seq)-1)
    elif start < 0:
        start += len(seq)
    if not 0 <= start < len(seq):  # clip if still outside bounds
        start = (0 if step > 0 else len(seq)-1)
    if stop is None:
        stop = (len(seq) if step > 0 else -1)  # really -1, not last element
    elif stop < 0:
        stop += len(seq)
    for i in range(start, stop, step):
        if 0 <= i < len(seq):
            yield seq[i]

不要担心“无”的细节——只需记住,省略开始和/或停止总是正确的做法,以提供整个序列。

首先规范化负索引允许开始和/或停止从结尾独立计数:'abcde'[1:-2]=='abcde'[1:3]=='bc',尽管范围(1,-2)==[]。标准化有时被认为是“对长度取模”,但注意它只增加了一次长度:例如,“abcde”[-53:42]只是整个字符串。

基本的切片技术是定义起点、终点和步长(也称为步幅)。

首先,我们将创建一个用于切片的值列表。

创建两个要切片的列表。第一个是从1到9的数字列表(列表a)。第二个也是数字列表,从0到9(列表B):

A = list(range(1, 10, 1)) # Start, stop, and step
B = list(range(9))

print("This is List A:", A)
print("This is List B:", B)

索引A中的数字3和B中的数字6。

print(A[2])
print(B[6])

基本切片

用于切片的扩展索引语法是aList[start:stop:step]。start参数和step参数都默认为None,唯一需要的参数是stop。您是否注意到这与使用范围定义列表A和B的方式类似?这是因为切片对象表示由范围(开始、停止、步骤)指定的索引集。

如您所见,仅定义stop返回一个元素。由于start默认为none,这意味着只检索一个元素。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个元素是索引0,而不是索引1。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本练习中使用两个列表。列表A的元素根据序号位置进行编号(第一个元素是1,第二个元素是2,等等),而列表B的元素是用于对其进行索引的数字(对于第一个元素,[0],等等)。

通过扩展索引语法,我们可以检索一系列值。例如,使用冒号检索所有值。

A[:]

要检索元素的子集,需要定义开始和停止位置。

给定模式aList[start:stop],从列表A中检索前两个元素。

Python教程对此进行了讨论(向下滚动一点,直到您了解到关于切片的部分)。

ASCII艺术图也有助于记住切片的工作方式:

 +---+---+---+---+---+---+
 | P | y | t | h | o | n |
 +---+---+---+---+---+---+
 0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记住切片工作方式的一种方法是将索引视为字符之间的指针,第一个字符的左边缘编号为0。然后,n个字符串的最后一个字符的右边缘具有索引n。

在找到这张很棒的桌子http://wiki.python.org/moin/MovingToPythonFromOtherLanguages

Python indexes and slices for a six-element list.
Indexes enumerate the elements, slices enumerate the spaces between the elements.

Index from rear:    -6  -5  -4  -3  -2  -1      a=[0,1,2,3,4,5]    a[1:]==[1,2,3,4,5]
Index from front:    0   1   2   3   4   5      len(a)==6          a[:5]==[0,1,2,3,4]
                   +---+---+---+---+---+---+    a[0]==0            a[:-2]==[0,1,2,3]
                   | a | b | c | d | e | f |    a[5]==5            a[1:2]==[1]
                   +---+---+---+---+---+---+    a[-1]==5           a[1:-1]==[1,2,3,4]
Slice from front:  :   1   2   3   4   5   :    a[-2]==4
Slice from rear:   :  -5  -4  -3  -2  -1   :
                                                b=a[:]
                                                b==[0,1,2,3,4,5] (shallow copy of a)

使用一点后,我意识到最简单的描述是它与for循环中的参数完全相同。。。

(from:to:step)

其中任何一项都是可选的:

(:to:step)
(from::step)
(from:to)

然后,负索引只需要将字符串的长度添加到负索引中即可理解它。

不管怎样,这对我来说都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