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服务可以在服务定义中有一个targetPort和port:

kind: Service
apiVersion: v1
metadata:
  name: my-service
spec:
  selector:
    app: MyApp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9376

端口和targetPort有什么区别?


当前回答

它帮助我从服务的角度考虑问题。

nodePort:节点上外部流量进入的端口 port:该服务的端口 targetPort pod上转发流量的目标端口

流量从nodePort进入,转发到服务上的port,然后路由到pod上的targetPort。

值得强调的是,nodePort用于外部流量。集群中其他可能需要访问服务的pod将只使用port,而不是nodePort,因为它只在内部访问服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设置targetPort,它将默认为与port相同的值。例如,80:80服务端口80针对集装箱端口80。

其他回答

这个答案是参考Kubernetes的文档以及其他答案:

https://kubernetes.io/docs/concepts/services-networking/connect-applications-service/:

targetPort:容器接收流量的端口,

port:是抽象的服务端口,它可以是其他pod用来访问服务的任何端口

https://kubernetes.io/docs/concepts/services-networking/service/:

Pods中的端口定义有名称,您可以在服务的targetPort属性中引用这些名称。即使服务中有使用单一配置名称的pod的混合物,通过不同的端口号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这种方法也有效。

如果容器监听端口9376,那么 发送:9376

如果服务在端口80上侦听,则 端口:80

然后服务端口配置如下所示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9376

最后,请求接收到服务的端口,并在pod的targetPort上转发。

NodePort =将kubernetes服务对外公开到internet Port =将在集群中公开kubernetes服务,这样多个不同pod之间的通信就可以发生,并将请求重定向到TargetPort(因为不可能在同一个端口上运行多个pod, K8S引入了Port来处理可重用性) TargetPort =容器正在运行的实际端口

作为在docker-compose中指定的参考

ports:
  - 8080:80

从上面你可以比较8080是主机端口代表端口,80是目标端口

我认为形象是最好的描述。

它帮助我从服务的角度考虑问题。

nodePort:节点上外部流量进入的端口 port:该服务的端口 targetPort pod上转发流量的目标端口

流量从nodePort进入,转发到服务上的port,然后路由到pod上的targetPort。

值得强调的是,nodePort用于外部流量。集群中其他可能需要访问服务的pod将只使用port,而不是nodePort,因为它只在内部访问服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设置targetPort,它将默认为与port相同的值。例如,80:80服务端口80针对集装箱端口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