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和Windows上获得文件创建和修改日期/时间的最佳跨平台方法是什么?
当前回答
>>> import os
>>> os.stat('feedparser.py').st_mtime
1136961142.0
>>> os.stat('feedparser.py').st_ctime
1222664012.233
>>>
其他回答
操作系统。Stat返回一个带有st_mtime和st_ctime属性的命名元组。在两个平台上,修改时间为st_mtime;不幸的是,在Windows中,ctime意味着“创建时间”,而在POSIX中它意味着“更改时间”。我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在POSIX平台上获得创建时间。
如果下列符号链接不重要,也可以使用操作系统。lstat内置命令。
>>> os.lstat("2048.py")
posix.stat_result(st_mode=33188, st_ino=4172202, st_dev=16777218L, st_nlink=1, st_uid=501, st_gid=20, st_size=2078, st_atime=1423378041, st_mtime=1423377552, st_ctime=1423377553)
>>> os.lstat("2048.py").st_atime
1423378041.0
可能值得一看crtime库,它实现了对文件创建时间的跨平台访问。
from crtime import get_crtimes_in_dir
for fname, date in get_crtimes_in_dir(".", raise_on_error=True, as_epoch=False):
print(fname, date)
# file_a.py Mon Mar 18 20:51:18 CET 2019
你有几个选择。首先,你可以使用os.path.getmtime和os.path.getctime函数:
import os.path, time
print("last modified: %s" % time.ctime(os.path.getmtime(file)))
print("created: %s" % time.ctime(os.path.getctime(file)))
你的其他选择是使用os.stat:
import os, time
(mode, ino, dev, nlink, uid, gid, size, atime, mtime, ctime) = os.stat(file)
print("last modified: %s" % time.ctime(mtime))
注意:ctime()不是指*nix系统上的创建时间,而是指inode数据最后一次更改的时间。(感谢kojiro在评论中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博客文章链接,使这一事实更加明确。)
操作系统。Stat包含了创建时间。os.stat()中包含时间的元素没有st_anything的定义。
所以试试这个:
os.stat('feedparser.py')[8]
将其与ls -lah文件上的创建日期进行比较
它们应该是一样的。
推荐文章
- 为什么Path。以Path.DirectorySeparatorChar开头的文件名合并不正确?
- 如何制作好的可复制的熊猫例子
- 2个数字表的余弦相似度
- 如何从熊猫的两列形成元组列
- 如何读一个文本文件到一个列表或数组与Python
- Django可选url参数
- 在matplotlib上为散点图中的每个系列设置不同的颜色
- 如何加载一个tsv文件到熊猫数据框架?
- 从csv文件创建字典?
- 如何在Python中将十六进制字符串转换为字节?
- set()是如何实现的?
- 如何使Python脚本在Linux中像服务或守护进程一样运行
- 返回大列表中每n项的python方式
- 如何使用Python中的DLL文件?
- 我如何量化两幅图像之间的差异?